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体能发展)的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 作业周期 : 2019-06-11 2019-07-20

所属计划: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体能发展)的

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

根据自己上体育课的切身感受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体能发展)的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

1、所授课学段学生运动负荷如何安排才科学合理?

2、分析并评价所授课学段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安排。

3、你对优化体育课学生生理负荷安排有何具体建议措施?

作业要求

1、三小题都要做;

2、作业内容文字不少于900字(每小题不少于300字);

3、以Word文档格式通过添加附件和正文上传。

 


发布者:申雷广

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体能发展)的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

提交者:学员崔贵娟    所属单位:汤阴县五陵镇镇抚寨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6-18 09:29:06    浏览数( 0 ) 【举报】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体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体育教师正在努力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产生了许多优秀案例,令人欣喜和鼓舞。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在体育课中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是应有之意,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合理安排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认真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

   一、运动负荷如何安排才科学合理

1.根据体育课的不同类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不同类型的课其运动负荷应该是不同的,如新授课,一般练习密度和强度中等;复习课练习密度和强度为中等以上;展示课、总结课一般练习密度中等强度较大;测验课一般练习密度较小而练习强度较大。

2.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高矮胖瘦之分,身体素质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我们人为地为他们制定统一的标准或要求,必然会造成有的学生没感觉到累而有的学生却吃不消,这样的锻炼或练习效果肯定是失败的。

3.因时而异安排运动负荷。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学生有时运动负荷的安排也是不同的。例如,由于学校场地、教师资源或其他学科课程的安排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全天五六节课(不同时段)都有体育课,体育课上运动负荷的安排就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如上午第一节或第四节等,为了对学生下节课或学生的健康不造成太大的影响,我们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要认真做好放松活动。

  二、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安排

我们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还要考虑一些因素,如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学生练习时的情感体验、情绪变化等等,体育教师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学习、研究、总结,,合理安排好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运动负荷的安排要有一个合适的“度”。我们在安排运动负荷时,既要考虑因人、因时而异,针对每一个个体还要注意一个“度”,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或锻炼身体,如果负荷小,则不会起到练习或锻炼的效果,如果负荷过度,则会造成学生疲惫不堪甚至出现运动损伤,这样的练习或锻炼同样也没有效果,古人说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三、优化体育课学生生理负荷安排措施

 (一)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爬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学生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

( 二)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对平稳,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后半部分就可安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

(三)灵活运用教法

   由于体育课是以直接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课时应精讲多练,应使学生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还应讲练结合。为了加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障碍物,提高练习难度。反之,如学生的运动负荷已较大,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改变练习的内容,缩小活动的范围,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

  在各个年级,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体育课,但所选的体育游戏或游戏形式绝不仅是娱乐性的,而应是针对性强,为体育教学服务。由于低中年级学生对活动结果已变得十分关心,因此,在低中年级可多采用竞赛法,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果,还可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

   组织措施也是影响学生运动负荷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使一切组织措施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避免让学生过多排队等待和变换队形,竞赛性游戏应分组较多,以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和激发其参与意识,避免学生因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和注意的分散。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应尽量避免采用让学生纯静止休息的方法,而应巧妙地把教师的讲解、示范、交代任务、评价、学生分组观摩等时间同时作为学生的休息时间。

(四)充分利用场地、器械

  事实上,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在体育场地上,有的学校还达不到正常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则可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以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

  此外,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季节和气温因素。在炎热的夏季,可适当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应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但运动强度仍不应太高)和运动负荷。

  教师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结合每节体育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做到灵活机动,科学调节,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体质得到健康发展。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特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18 16:42:2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