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二: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05-17 2019-07-20

所属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发布者:陈琳

研修作业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张永波    所属单位:光华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5-20 17:56:51    浏览数( 3 ) 【举报】

《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理直气壮、负荆请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读过或在电视上看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武松打虎的故事、哪吒闹海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

如列传》改编的故事《将相和》。

2.理解课题,“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

师板书课题:将相和

3.简介故事背景

二、结合预习,学习字词

1.ppt出示字词,全班共同学习、交流。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一下不常见的词语

和氏璧:璧,古代的一种玉器。和氏璧指的是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美玉制成的璧,于是称“和氏璧”。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击缶就是敲缶。

瑟:古代弦乐器,像琴。鼓瑟,就是弹琴。

大夫、卿: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上卿是诸侯下面的官职。

渑池:地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内。

三、快速读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分别用小标题来概括。

2.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3.读后反馈

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四、品味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1.默读第一个故事,(出示课件)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研究“蔺相如为什么能做到‘完璧归赵’?”

2.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课件出示句子)

a.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从这句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生交流:从百官都不愿意去,而蔺相如却挺身而出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勇敢的人。)

b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用这么巧妙的办法从秦王手中理所当然的要回了和氏璧。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

c.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d.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蔺相如用缓兵之计来拖延时间,为的是让手下带着和氏璧偷偷回赵国,还要让人抄小路,化装,足见蔺相如深谋远虑。

e.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个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和氏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

他害怕秦王吗?(他对秦王说的这段话,表现出他大无畏,不畏强暴的精神。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3.再次朗读课文的第1—10自然段,说出“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概括蔺相如的品质?

五、课堂小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这是他这种性格才使和氏璧“完璧归赵”。

六、阅读延伸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板书设计】

18、将    相    和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21 15:28:32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