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校本研修成果】作业一 作业周期 : 2019-05-16 2019-07-2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各位老师好,本次学习要求每人提交2篇校本研修成果。

        要求结合网络研修与校本实践,提交1份本学科如何解决某节课教学重难点相应的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要求:

       1、校本研修成果先放在word里面编辑,通过复制粘贴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一般不要上传附件。 

       2、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提交时间为2019年7月20日前,逾期无法提交

       提示:每篇成果提交得5分,被批阅为“优秀”加5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1分,“不合格”不加分,未提交不得分。(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可设置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工作坊名称)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校本研修成果】作业一

提交者:学员单启云    所属单位:光华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6-13 20:22:18    浏览数( 0 ) 【举报】

“认识人民币”重难点突破校本研究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将人民币的认识分为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和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两个层次进行编排,并以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为主,这样的编排,既使学生对我国正在流通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又突出了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   

教材编排了4幅主题图反映学生日常生活的画面。其中通过购买文具、乘船买票、买报纸3个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让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人民币”,以此揭示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零钱的示意图,对学生进行一些理财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合理用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同时还渗透了爱护人民币、爱国等教育。   

1认识面值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硬币和纸币。这里,从学生最熟悉的小面额人民币开始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学生掌握。其中对于分币的认识是为了使学生完整地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体系,并为后续学习作必要的铺垫,学生能够认识即可。       2通过换钱活动教学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这里,元和角的关系、角和分的关系集中编排,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教材中硬币摆放成“三角状”只作为换钱活动的提示,不必作为研究内容。

“做一做”第1题配合例1,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写出总钱数,既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又为人民币的换算奠定基础。第2题配合例2,通过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兑换(以元和角的兑换为主),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教学难点是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突破建议: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课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准备好模拟人民币供学习时使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层次:可以先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模拟的人民币相互交流自己能够识别的小面额人民币,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每种小面额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色彩的特点,交流时可将“纸币”和“硬币”两个名称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壹、贰、伍)教师应适度指导学生了解;在学生能够识别小面额人民币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这些小面额人民币进行分类,在汇报交流中教师应突出按人民币的单位分类的结果,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探究人民币单位间关系的活动中,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可创设“换钱游戏”的情境,如用角币跟教师换1元的人民币,让每个学生均利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可以按照“可以用几个1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元人民币?”──“如果任选角币,应该用几张纸币、几个硬币?”的过程进行,让学生认识到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1元人民币,换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从而让学生认识1元=10角。

 2.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1)教学时可结合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的内容并相互说说图意,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时候会用到人民币,使学生体会到人民币的功能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创设购物的情境,模拟购物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兑换,进而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如:“1元钱能买些什么?”,提供多种购买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在“1元钱能买些什么”中需要思考“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在“摆出你应拿出的1元钱”中,学生既可以拿元币,也可以拿出不同的角币,从而加深学生对“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和人民币兑换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填空,如30角=( )元,进行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兑换的练习,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模拟人民币进行具体兑换和操作,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14 16:57:57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