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 氓》教案

  发布者:杨二亲    所属单位:许昌幼儿示范学校    发布时间:2019-08-11    浏览数( -) 【举报】

《 氓》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3.了解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初步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敢于批判不平等的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追求美好的爱情。

教学重点

1.诗歌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比兴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诗经》常识积累。《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2.重点字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1)读准字音   蚩 【拼音】:[chī]匪 【拼音】:[fěi] 淇 【拼音】:[qí]垝 【拼音】:[guǐ]徂 【拼音】:[cú] 隰 【拼音】:[xí] 泮 【拼音】:[pàn]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 无-毋 说-脱等等

3)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 以为 泣涕 子 贿 宴

4)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士贰其行:贰,数量词作动词,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数量词作动词,经常改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古往今来有到少文人墨客描绘它:“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美好的爱情人人向往,然而,爱情之路也绝非一帆风顺。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一起来见证一位普通女子爱情的喜怒哀乐。

二、  反复诵读,整体把握

1.  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 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2.  《诗经》被誉为现实主义的渊源,其中有不少感人至深的故事。《氓》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主人公是谁?是以第几人称来叙述的?

三、  探究发现,把握形象

1.  诗中几次写到淇水?每次描写淇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这和女主人公的爱情有什么关系?

2.  诗中女子对“氓”的称呼有哪些改变?由此你可以窥视到女主人公怎样的心路历程?

3.  从文中可以看出年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教师强调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四、  分析写法,举一反三

诗歌重在叙述女子爱情的悲欢离合,为什么要描写桑叶呢?这种写法在诗经其它作品中你还了解多少?

五、  拓展延伸,知识巩固

怨妇题材的诗自诗经后不断发展,后来形成了宫怨诗和闺怨诗。朗读杜牧的《秋夕》完成1—2题。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      请赏析“秋扇”这一意象的作用。

这首诗表现了宫女怎样的处境?抒发了怎样的内心感受?

附:板书设计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人物(女)善良刚强  勤劳淳朴  清醒果断

人物(男)貌似忠厚老实  实则狡猾自私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