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语文课让学生乐学会问能说

发布者:刘祖洪     发布时间:2019-08-19 浏览数( 0) 【举报】

语文课让学生乐学会问能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学生对那门学科感兴趣,那门学科一般学的比较好。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以学习为乐,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和表述自己的思考。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学习,以学习为乐

“对学生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学要从丰富的生活中提取资源,建立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到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学了知识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感到熟悉、有趣、喜欢学习。

怎样建立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其一,要将文本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因为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能是最真实的,最深切的。

其二,可以借助媒体在课堂上营造一种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氛围。如选择一些和文本类似的故事、录象片段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根据学习的需要恰如其分地补充一些课外内容,从而打造一条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课程与生活之间的阳光大道。如上《桥》这一课时,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如从报纸上看到,从别人那里听说的,自己亲眼看到的……,然后说给班上的同学听。这是课前“热身”,使文本渐渐贴近学生的生活。上课的时候,我又给学生讲了一些解放军战士抗洪抢险的英勇事迹并播放几组真实的镜头,让学生观看。这样做得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因为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与老汉的舍己为人、英勇献身的事迹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补充内容与文本内容在思想境界上高度更为接近,正好弥补了这一差距,这时再引入课文学习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最大程度地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话语都发自内心,朗读充满了深情,有几个情感丰富的女生眼里闪动着泪花,带着哭腔把感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她们的情绪迅速感染了大家,情感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二、鼓励质疑,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要鼓励学生思考,更要鼓励学生提问,问的越多,钻的越深,理解的也就越透彻。

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认为教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1.围绕课题进行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在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在初学课文时,可以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围绕课题来提问题。在教《赤壁之战》时,我抓住题眼——“战”,引导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读书:“同学们,你们看看课题中的‘战’字,猜猜课文会讲些什么呢?”经过思考以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战的双方是谁?…‘交战的原因是什么?…‘谁取得了胜利?”“是怎样取胜的?”等等。从课题人手,紧扣题眼就能激发学生思维,从而读懂课文。

2.抓课文的矛盾处质疑。教材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要让学生从这些地方找问题、提问题。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写道:“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在这里“焦急…‘耐心”两词看似矛盾,但真正体现了人民爱戴周总理、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思想感情。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两个词进行探究,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能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一个学生可能会思考,但不一定会表达。正所谓“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错了没关系。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表达、学会表达。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