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浅谈

发布者:张有云     发布时间:2019-09-03 浏览数( 0) 【举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浅谈

新甸小学  张有云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突出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教育的缺乏。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寻找对策,共同关注,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2016年3月底以来,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截至目前,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占89.3%;由亲戚朋友监护的30万人,占3.3%;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31万人,占3.4%。有36万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占4%。从范围看,东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87万人,占全国总数的9.65%;中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463万人,占全国总数的51.33%;西部省份352万人,占全国总数的39.02%。从省份来看,江西、四川、贵州、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等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都在70万人以上 。

据国家教育部报道: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1550.56万人,虽然近五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增加了283.86万人,但依然还有很多孩子不在父母的监护下成长。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合力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现就以下三个方面作简单的探讨。

一、家庭

(一)改变教育观念

多数留守儿童监护人认识不到位,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坏,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正确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目前对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有两种类型:

1.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进行监护。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

(1)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2)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孩子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要同时监护几个留守儿童,力不从心,问题频发。

2.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亲生,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而有的监护人让留守儿童过多地参与家务或劳动,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二)妥善安排监护人,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避免原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能过分占用学习时间

    (三)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学校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

(一)引导留守儿童自主管理

开展“我能行”、“我是家长”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逐步形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形成自觉、自律等良好行为。开展“我的快乐周末”口语交流,展示自己丰富、充实的周末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做生活的小主人。

(二)设置“亲情电话”,建立互通制度。班主任每月与外出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要求外出家长在百忙中,每月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鼓励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家长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目前,政府和电信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各学校都设立了“易信”,能方便家长与孩子视频通话,要很好的用好这一通道,让留守儿童和家长零距离对话、谈心。减少留守儿童使用手机,避免应过分使用手机沉迷游戏和网络。

(三)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原生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老师应当给与更多关爱。班主任应坚持每周和留守儿童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心理。用宽容、仁爱、真诚,唤醒学生的心灵;用鼓励的话语、朋友的热情、长辈的爱怜、睿智的严厉,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亲情谈话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可以是交流师生的内心感受,分享学生的快乐与痛楚,化解留守儿童的内心矛盾等等。谈话要有耐性,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爱和照顾,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就像父母,学校就如家庭的温馨。同时指导好孩子与父母的沟通。

(四)开展书信传情活动。通电话的过程中往往也会有监护人、老师在场,学生难以敞开心扉诉说。也许正是这种“咫尺天涯”的距离感,使孩子无法充分感到人间最为珍贵的亲情滋味。为此,在开通亲情电话的基础上,班主任要组织、指导留守儿童给“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父母写亲情书信。以此给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心灵沟通创设平台。让孩子将平时在生活中想说却又因为种种顾虑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畅快地表达出来,以达到互相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目的。学生给父母写的信,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同时鼓励家长、长辈对学生的书信要进行回复。

(五)开展亲情主题班队活动。

定期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针对本班学生特点,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如:“读懂父亲、母亲”、“知道你的生日”等形式有意识地引导留守学生学会感恩,适时对留守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多渠道引导留守儿童去理解父母的艰辛,去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让他们用感恩的心去过滤许多的浮躁与不安、消融许多抱怨与不快、抵制许多毒害和侵蚀。

(六)开展主题习作

定期开展以亲情为主题的习作。引导留守儿童观察、回忆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及亲人,在生活中的作息时间、生活中快乐和烦恼、对自己的关爱和严厉,体会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爱,体会父母及亲人的艰辛、苦涩、快乐。从内心深处树立目标:做一个让父母和亲人自豪的孩子。

(七)定期组织观看一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充满正能量的视频,看看那些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激发他们不服输的精神。

(八)落实对留守儿童的家访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真正进入留守儿童的家,实地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触发老师人性深处的真爱。

三、社会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监管的缺失,他们比非留守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各种不良的社会因素对他们的影响更为重大。因此,社会要刹歪风,树正气,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定团结的生活、学习氛围。

1.不在学校附近设立网吧、游戏厅,相关部门加强网络监管,避免青少年观看、浏览不健康的网站,杜绝各种不良社会事件的发生,避免造成留守儿童的不良社会经历。

2.积极发挥社会各机构的教育价值,如乡村图书馆、文化站、少年宫等应与学校一起共同教育留守儿童,引导好物质与精神需求分配。留守儿童课外生活匮乏,被游戏俘获。如何解决其精神贫困问题,让留守儿童的心灵不再“留守”。乡村图书馆、文化站、少年宫应开展种类多样的活动,把留守儿童的心从泡电视、泡电脑、泡手机中解脱出来。如开展球类运动、特长学习和展演、夏令营、各种体会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假期和周末,不孤独,有事做。也让乡村图书馆、文化站、少年宫真正“活起来。

3.另外,还要为留守儿童打造和谐的邻里关系,邻里之间增加良性交往,并给予留守儿童恰当的关爱,使他们在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情况下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附近的关爱与温暖。

  (二)鼓励社会上相关组织和有能力的个人,比如大学生、志愿者、“爱心家庭”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行动,在亲情上关爱,在生活上关心,在学习上鼓励帮助留守儿童;呼吁当地村民积极配合各村组织做好工作,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孩子,落实好监护和教育责任;多方争取社会资助,帮助贫困家庭“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在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总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充分协调和发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