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学员研修计划 > 正文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发布者:刘琪    所属单位:穆棱市第四中学    发布时间:2019-10-12    浏览数( -) 【举报】

[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写了一首《忆昔》诗称赞开元盛世同学们还记得这位诗人的名字吗?(杜甫)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内容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答得很好。尽管这首诗不无溢美之处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这么一个难得的盛世局面到了天宝年间竟从顶峰急剧地跌落下来。唐朝由盛而衰从衰落到灭亡。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一、安史之乱

1指导学生阅读安史之乱这一相关史实概括开元末期以来朝政腐败的表现。

学生讨论:宠幸杨贵妃;重用宦官;任人唯亲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奸臣当道朝政黑暗。

教师总结:同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同一个皇帝前后期的所作所为判若两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朝政府会出现危机是必然的。

2教师再投影出课前制作的《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先投影后期作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再投出前期作为)进而指出,唐玄宗前期作为呈现出开元盛世景象,而后期的作为使唐王朝潜伏着巨大的危机。那么,同一皇帝经历了一个王朝的盛世危机两种局面,那么这个危机是什么呢?

3安史之乱(板书)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对安史之乱的描写。这动地而来的鼙鼓宛如一股龙卷风惊破了皇家的轻歌曼舞。安史之乱的爆发绝非偶然它有必然的原因。(学生讨论)

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

直接原因: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教师适度讲解节度使的概念:

玄宗时,边境设有10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虽然一般还接受唐政府的命令但是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封建割据势力。安禄山是胡人原来位卑官小由于他以财货贿赂奸相李林甫和玄宗宠爱的杨贵妃甚至于甘当杨贵妃的干儿子。还无耻地对唐玄宗表白他的大肚皮里只有一颗忠心。取得唐玄宗对他的极度的信赖,不断给他加官晋爵,先任平卢节度使,后来兼范阳和河东节度使,掌握北方三镇的大权。他有近20万军队成为兵雄天下割据一方的势力。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析可知一场节度使企图夺取中央政权的叛乱已是不可避免的。

4安史之乱的经过(板书或投影)主要搞清以下几个内容:安史之乱的时间(755——763)叛乱的首领(安禄山、史思明)攻占的重要地点(洛阳、长安)平叛的将领(郭子仪、李光弼)以及叛乱的性质。

教师讲解:安史之乱是一场地方节度使发动的对中央政权的叛乱,它对人民来说是一场大灾难。另外叛乱集团代表分裂割据的势力。这就是安史之乱的性质。安史之乱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使北方生产遭受摧残,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长安城内曾是一片火海,黄河中下游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洛阳周围几百里变成一片废墟。二是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总之,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唐朝便一蹶不振了。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阅读正文24页内容学生讨论: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争频繁;天灾频发;赋役严重。

2教师出示《唐末农民起义转战图》,了解黄巢起义的经过。简单了解起义军从广州到河南到长安,建立政权的经过。知道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指导学生了解唐朝灭亡的经过:907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教师出示《五代十国形势图》了解五代十国的基本概念。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为五代;南方出现的九个政权和北方的北汉政权称为十国。历史上称这个时代为五代十国

2了解五代十国的影响: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本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历史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腐败导致亡国的道理。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完成学生用书习题。


学员研修计划

最新学员研修计划

热评学员研修计划

热门学员研修计划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