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如何更好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发布者:高云云    所属单位:穆棱市林业中学    发布时间:2019-12-09    浏览数( -) 【举报】

仅从表现形式上看,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结为学习伙伴,互相帮助,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我们中的一些教师认为: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聚在一起学习,就算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与其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小组讨论越来越多的被教师引进课堂。这种形势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机会,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的确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这里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有关小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简介及其特征。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这里的组内异质是指同一小组内的成员有性别、个性、学习成绩、能力、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这样分组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解决自身无法解决的学习障碍。而组间同质是指组与组之间实力相当,没有明显的差别。两者都是希望将学生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利用学生的争抢好斗的心理激励其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是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三是突出了学生学习的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在合作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
二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
1.必须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得力的组长。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同时要选一些学习成绩好,具有专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同学当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
2.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交流技能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五会”:(1)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2)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3)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4)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5)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3.必须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小学生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才能学好数学,所以要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就必须将数学中的概念、规律、法则等的化成可以观察的事物、模型的形象或可以动手操作的程序,有了这些直观的具体材料为依托,就可以为学生构建起:“合作学习”的舞台。
4.发扬民主,引进竞争机制,激励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为了更大的发挥学生间合作的效能,可采用一系列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长、最佳组员等。把小组合作中的成果具体量化,进行评比,给予公布。每月让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组长、最佳组员,带动全班同学向好组长、好组员看齐,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小组合作,有效形成合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时机
并非课堂教学中的任何时候都适宜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它需要一定的情境和时机。如:
1、问题难度大,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
2、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
3、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
4、问题的解决方法多样时
5、当知识需要拓展时
6、当学生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
例如: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后,用类比的方法学习6—9的乘法口诀就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小组自学。小组先一起复习前面学口诀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编制乘法口诀,从而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又例如:在研究“商不变性质”的情况时,通过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抽象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
四、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存在的误区
1、小组分工不当,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
2、目的不明确,为合作而合作
3、时间不足,草草收场
4、规则不明,指导不力
5、评价不全,越俎代庖
五、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合作表现
1、各抒己见,没有共识
2、易受干扰,东张西望
3、袖手旁观,坐享其成
4、缺乏主见,人云亦云
5、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因此,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很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要做到:
一、建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组员编号原则: 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的序号,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 ) 
二、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四、提供合理的合作学习时间
五、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了
六、合理的设计合作任务
七、合理调控合作过程,加强学习指导
八、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九、教师充分地倾听学生
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自评、互评、互测、师评、小组评等)
这些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我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很好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