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发布者:陈士华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师范附小    发布时间:2020-02-24    浏览数( -) 【举报】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教师培训,视频中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很深。让我对改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充分体现其主观能动性就在于他们的兴趣是否被调动起来。因此,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单一、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生动活泼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当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时,才能真正地、自觉地去学习并体现其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二、要功夫用在课外,精心备课。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心中始终装着学生,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善于分析学情,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果。

三、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以情感作为纽带的,只有师生之间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才能和谐、愉快。因此,教师不能总是板着面孔进课堂,要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要增加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激情、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友善、理解并尊重,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加了亲近感,使其和谐相处。

要科学地进行提问。问题太简单,不仅无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且还容易浪费课堂时间。在听课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老师把题目分析得一清二楚,之后再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这种提问的必要性暂且不说,只从学生异口同声地喊“是”或“对”即可知其效果:看似学生都会,实则是“花架子”,把学生当成听课机器,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还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根本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不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大多数学生感到困惑。如何才能科学地组织问题呢?首先,要科学选择提问内容。太简单的内容自不必说,但如果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白白浪费掉很多思考或讨论时间也于事无补。可见,设计的课堂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考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使他们通过思考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率。其次,提问之后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在学生思考时,教师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就介入,就会减少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介入过晚则会让学生过久处于迷惑状态,造成学习兴趣降低。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教师无需介入,学生们就能解决问题。 

五、要恰当使用多媒体。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欢迎,它带来了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变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第一手感性材料,使学生储备丰富的表象信息,为他们实现信息重组、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打下基础,但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一定要有“度”,否则将达不到目标,得不到效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今后我会不断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