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母鸡》教学设计、评课反思

  发布者:郭雪婧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东华小学    发布时间:2019-08-22    浏览数( -) 【举报】

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母鸡》教学设计

牡丹江市东华小学 郭雪婧

【设计说明】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教学预设时,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不教自能读书”的理想境界。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借助想象等方法理解重点语句,进一步训练“圈”、“写”、“问”等读书习惯。

2.体会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感受母爱的伟大。

3.有进一步了解老舍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要求: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找工具书注上意思,难读的句子划起来多读几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教师课前准备:课件,学生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激发兴趣。

    提到老舍,我想同学们都不陌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哪篇文章?(生答)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用词准确、生动,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感变化

(一)揭题初读课文。

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吧!老师想直接请同学们来读课文,行吗?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前后有什么不同?画出相关语句。

指名读文,检查预习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前后有什么变化?(板书:讨厌、不敢讨厌)你能找到相关语句吗?

三、重点研读,感悟母鸡伟大

(一)自学1-3自然段,了解作者“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

1、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对母鸡的感情有了变化?(生答)同学们看,作者一开始是“一向讨厌”,“一向”是什么意思?讨厌他什么?快速浏览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找一找、圈一圈。

2、生汇报。

3、师总结过渡:是呀,母鸡无病呻吟,讨厌吗母鸡欺软怕硬,讨厌吗?母鸡就爱炫耀,讨厌吗?所以作者说——“我一向讨厌”。但是后来他却——“不敢讨厌”,“不敢”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但作者为什么偏偏说“不敢讨厌”?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二)研读第5自然段,引领读书方法。

1.文章里有一句话概括写了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的理由,谁能马上找出来?(板书)一起读。

2. 课文那几个自然段谢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默读课文,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圈出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写出你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你的疑惑,独立学习后可以和小组内的伙伴交流一下。

3、在第5自然段中,你读出了母鸡的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4小结读书方法。

(三)学生自主品读6-8自然段。

1.自学6-8段。默读课文6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记录自己的感受。

2.随机交流反馈,渗透阅读习惯的培养。

3. 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

4.深刻领会“不敢再讨厌”的情感。

作者为什么对母鸡的情感这么深刻和丰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老舍写的《我的母亲》节选,你一定会有发现。

四、延伸课外,点燃阅读之兴趣

每一位母亲都是一位英雄!同学们一定对母亲和母爱有了新的理解,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说,写在爱心卡片上。

 

《母鸡》教学反思

牡丹江市东华小学 郭雪婧

《母鸡》是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内容浅显。初读这篇课文,我便被深深吸引。清晰的结构,形象的描写,浓浓的亲情。一直原本令“我”讨厌的母鸡,就会无病呻吟,就会欺软怕硬,就会到处炫耀。但在成为鸡母亲之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小鸡雏辛苦操劳,尽职尽责,那样慈爱、勇敢、有担当,令作者赞赏并肃然起敬。生动的语言把一位母亲的高大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中我力争创设自主的教学环境,尽量让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受。     

本节课的亮点:

1、采取多种阅读方式。指名读解决生字词,自由读提炼讨厌母鸡的原因,默读感受鸡母亲的变化,齐读感受母爱的伟大。

2、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主线,及作者对母鸡感情的变化。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进行品析感悟。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3、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如引导学生扩展想象母鸡的负责,通过模仿母鸡半蹲感受母鸡的辛苦。

4、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有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敢于表达。

5、读写结合。

不足之处: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与其他几位授课教师相比,我的课堂还存在许多不足。

1、对本文写作方式、文章结构的品析不到位。如“总-分”的写作方式,第四段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等。如果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引导学生感知会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评价语言缺少多样性。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会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而我的评价与还显得很单一。

3、取舍不当,显得课堂容量大,再加上学生自学汇报时不紧凑,显得散了、杂了,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时多练习如何自主学习,怎样汇报。备课时还需细读文本,有所取舍。

4、升华情感表达对自己妈妈的感谢时,过渡有些不自然。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改成“不仅是鸡母亲如此负责、勇敢,不仅是老舍的妈妈那样慈爱、辛苦,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是英雄。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到自己的母亲,把你相对她说的话写下来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进行“学本式课堂”的尝试,让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