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花边饺子》评课稿

  发布者:邵春研    所属单位:穆棱市逸夫学校    发布时间:2019-09-02    浏览数( -) 【举报】

《花边饺子》评课稿

首先,教学的目标很明确、板块的设计也十分合理。文章围绕“饺子”对亲情进行细腻的描写。各个板块之间的设计和知识点不但互相有联系,而且各自又凸显了教学的终点内容,这节课的设计符合“板块教学”的要求。

新的课程目标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要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因此,这节课老师设计的让学生自由阅读,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与到亲情的可贵,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老师在课堂上积极地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饺子”里所蕴含的意义,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母子之间真切的感情,同时也体现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中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一环节里,老师通过引导学会画出文章的关键词句,让学生通过关键的词句连成一句完整的话,这样不仅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这样方法能够具体地提现新课标所提倡的“提高语文学科的素养”。第二部分中的一些关键词,例如:拮据、雷打不动、破天荒等词语等都可以深深地提现母亲的爱。老师在课堂中也特意把这些词提炼出来,给学生讲解意思,让学生通过这些字词可以感受到作者与母亲之情的深厚感情。文章用了两个相同的句子“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来进行对比,一个是妈妈耍的“花招”,一个是“我”耍的“花招”。通过老师的引导与讲解,学生反复读来让同学们感受到母子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

在本节课中,老师的过渡语使用得很到位,每一部分的衔接都很自然。比如在第二个板块中,即感受母子之爱的环节中,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寻找关于体现母爱的词句的时候,老师问学生:“只有母亲对孩子的爱吗?那孩子对母亲的爱呢?”自然而然地就把课堂的气氛推到了最高点,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和节奏,自然地过渡到了孩子的爱的这一部分。最后用两个相同的句子来体现母亲和孩子之间互相的感情。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表达爱的环节。教师通过播放有关爱的歌曲,有关母爱的图片,有关爱的文章诗歌等,为爱的主题作出了很好的诠释,同时也把学生的的感情推到了高潮,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中结束了课堂。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一点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在课文的结尾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更深入去理解的课文的内容,单单以有关爱的歌曲和诗歌来结束课堂,有点太过急促。应该慢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抓住关键的信息,体会生活中的爱,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