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现代课堂问题:发现合作痛点

  发布者:朱淑鑫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学    发布时间:2019-10-14    浏览数( -) 【举报】

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群聚合作而生存;我们的感官带有局限性,需要分享智慧而发展。人类具有好探究、好讲理、好分享的天性,教育教学无法脱离这些而存在,这就注定“合作学习”是教育教学的常用方式之一。

但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合作学习异化为教师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经过思考想与别人分享时,往往坐在座位上不敢与同伴交流,而是要等教师发出指令才可以行动;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处在独立思考阶段,还没有与他人交流的需要和意向,教师却发出指令让学生合作交流。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多是因为教师不理解为什么需要合作,而直接照搬合作的形式,完成既定的教学。

好分享是人的天性,明白了这一点,就不要在课堂中总用“不能说话”控制孩子的行动,要给孩子交流分享的权利和机会。

合作学习片面理解为小组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作为组织中的一员,其所在的组织系统或者说是“学习共同体”的功能,并不仅仅是学习中的合作,还包括激发思路、完善想法、分享智慧、彩排练习、组织管理等。

一人完成任务有困难时,往往需要合作;对一个问题无从着手时,小组讨论交流或许能激发灵感;全班分享前,先在小组内预演排练,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提升课堂效果;在合作中要照顾个体的差异,既要保证人人参与,也要将成员分为若干小组实施管理……

分组不能视情况灵活调整

我们关注的问题常常是几人一个小组为宜、大班额是否合适等,其实,分组不能太过机械。

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从“自我”到“他人”的过程。在低学段尤其是一年级,可以让孩子先与同桌说一说,听清楚对方的意思,到二年级上学期可以是三人一个小组,以后再发展到四人甚至多人小组。

分组方式也有多种,可以按性格相近、座位相近、性格互补、成绩互补分组,有时也可以临时按课堂教学的主题分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自然结合。如某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找其他已经完成的同伴交流探讨。这种方式学生不用浪费时间,可以让“等待增值”。

“被迫”进行小组合作

合作是因为我们能力有限或完成任务的材料有限才要进行的一种活动。一般来说,出现下面三类情况需要合作。

第一类,思维性任务。有时学生对一些问题没有思路或思路不清晰,就需要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有次观课,教师安排任务后学生独立思考,她在教室转了一圈发现学生都没有思路。于是教师果断让学生讨论,过了一会儿,她发现许多孩子竟然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这就是合作分享的效应。

第二类,操作性任务。有的任务一人不易解决,需要别人的帮扶。如测量操场的面积,需要有人分别拉着长尺的两端,还要有人做好记录。

第三类,材料受限的任务。比如许多学校实验室的设备不是按人配备,而是按组配备。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实验时,按组分工合作。

这也说明,小组合作并不是来自外部的要求和命令,而是个人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是一个人独立思考、一个人单干行不通时自然产生的意愿。

学生的合作目标不明确

我们常常发现,教学进入某一环节,教师发出指令:“同学们交流交流。”到学生中间看一看,问他们“交流什么”“老师让你们做什么”,有时学生一脸茫然。他们没有听清楚或不明白教师的指令。

教师发出的指令要能满足学生的“思之所欲”,做到“非逼非牵”。发指令时要简短清晰,指令一般要含有初始任务和终极任务(或目标指向)。发出指令后可以问学生“我说明白了吗”或“还有没有不清楚的”……即便得到学生“听明白了”的回复,也要走到学生中间看一看,了解一下你的指令是不是在落实时走了样。

合作学习中缺乏指导

教学中的问题除了学科知识问题外,还有组织文化、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教学秩序等问题。

对于学科知识问题,学生一般能够全面、完善地解决。而对于平等、民主、自由、包容、理解、认可、欣赏这种文化性问题,在开展合作学习初期,学生出现的某些学生边缘化、合作中分工不明等问题,往往需要教师指导关注。

集体活动中无参与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每个人参与的情况往往不同,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贡献往往有天壤之别。有的学生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将众人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有的学生常常只是随声附和;有的学生可能人云亦云,没有深入思考……在群体活动中,责任被众人分担了,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在全班分享环节,无参与意识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台上学生讲自己的,台下学生的思绪已不知飞往何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的学生其实早就懂了。由此我想说明,当发现学生“打酱油”时,不要一味地批评他们,要弄清真实的原因,再寻找妥善的解决办法。

错将规则当纪律

人人追求自由,社会需要规则。我们常常将规则理解为纪律,理解为对人的行为约束,以及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惩罚。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

规则包括纪律,但纪律绝对不等同于规则。规则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体现了所有人的意愿。我们做事希望多、快、好、省,不希望每次都回到出发点。于是,总结出一些规则规范我们的行为,减少我们探索中的弯路。

如果我们的教学顺应了孩子的天性,就不会总用纪律约束他们。他好思考,你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他;他好探究,你把解决问题的机会还给他;他好讲理,你让他说出困惑和建议;他好分享,你满足他的愿望,让大家分享他的幸福。如此,学生便感觉不到纪律和规则的存在,正如一个守法的公民感觉不到宪法的存在一样。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