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2课时)

  发布者:崔士虎    所属单位: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9-10-25    浏览数( -) 【举报】

教学设计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国歌,你知道它是何时诞生的吗?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一次合作,联合抗日。从此以后,在三民主义旗帜下的中央军、西北军、东北军、桂军、川军、粤军、滇军和信仰马列主义的八路军、新四军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共赴国难。在平型关、太原、台儿庄、忻口、上海、武汉和其他敌后根据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朝气蓬勃,精神抖擞,手中紧握武器,眼里充满仇恨,口中高唱战歌,行进在古老的大地上,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军械精良的日本帝国主义展开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抵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之歌。

推进新课

 

 板 书:

五、国共合作抗日

1.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制造了一系列惨案,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南京大屠杀就是其中的典型事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多媒体资料)

为什么卢沟桥事变会成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因为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不错。解答此问的要害在于“全面”二字。所谓“全面抗战”就是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总动员的抗战,是一场总体战。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使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中国全面抗战的标志。

 板 书:

2.实现

 

在民族危亡加深的情况下,国共两党为共同抗日再一次携手合作。这次合作是如何实现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归纳)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在外来侵略威胁民族生存的时候往往会变成巨大的凝聚力量。对于共产党人来讲,更是如此。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逐步上升,共产党人在肩负民主革命的同时,也开始自觉地担负起民族革命的任务。早在长征即将结束时,毛泽东就在六盘山上表达了北上抗日的愿望——“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西安事变发生后,共产党激于民族大义,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调停,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七七事变的第二天,毛泽东、朱德率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次日,又致电国民政府,愿将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作“抗日先锋,与日寇决一死战”。不久,两党在红军改编问题上达成协议,接着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此为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采取正确政策的结果,也是国民党政策转变的结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对中华民族的抗日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作用。”

 板 书:

3.正面战场的抗战

 

日本占领平津后,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速战速决,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奋起抵抗,并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播放多媒体课件,了解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的抗战情况)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几次大会战?

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哪一次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淞沪会战激战三个月左右,粉碎了日军的狂妄计划。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在哪次会战后?

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国民党正面战场会战的结果如何?

以失败告终,中国丧失了上海、太原、南京、徐州、武汉、广州等重要城市。

你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敌强我弱。

敌强我弱只是正面战场失败的军事原因。另外,国民党片面地依靠政府和军队,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当然,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战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英勇作战,有效地迟滞了日军的进攻,使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同时,也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但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板 书:

4.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路军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什么?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了侵华的战略方针,集中力量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并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使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国民党的政策重心也逐渐由抗日趋向反共,并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阅读教材方框中的资料简介,播放有关多媒体片断)

为什么国民党的政策重心会发生转移?(指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一方面,日本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政策,以政治诱降为主来拉拢国民党;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害怕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壮大会危及其统治。

面对国民党的挑衅,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方针?结果如何?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立场,确定“在斗争中求团结”的原则,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针。一方面多次击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另一方面坚持从抗战的大局出发,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国共两党通过八年的合作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那么,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战争的性质、统一战线及国共两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海外华侨及国际援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是近代百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但是,因民族矛盾而第二次合作的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并没有因民族矛盾而化解彼此之间由来已久的深刻的政治分歧,双方都在民族战争的旗帜下固守着自己的阶级立场。因此,在抗击日寇的同时,又常常发生国共之间的摩擦。民族矛盾限制了阶级矛盾,但阶级矛盾又顽强地起伏于抗战中的中国。皖南事变的同室操戈与此前此后的反共浪潮,就像天边滚滚而来的乌云,预示了抗战胜利后的冲突与动荡。

 

 板 书:

六、两种命运的较量

1.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前后的国内局势)

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即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的两种命运。

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命运和前途。在共产党七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

提出了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在国民党六大上,中国国民党提出了什么主张?

提出了加强反共力量、准备发动内战和坚持一党专政、拒绝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你认为哪种主张代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符合二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代表了光明的前途,是中国人民应该努力的方向。而国民党六大的实质是要坚持独裁和内战,代表着一种黑暗的前途,是中国人民应该极力避免的命运。

为什么两党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坚决主张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抗战胜利后,两党根据大会的精神先后公开提出了自己的建国方针。国民党从执政党的地位出发,主张“军令政令统一”,其实质是独裁建国、武力建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其实质是和平建国、民主建国。两党的分歧和冲突也日益尖锐化和公开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意愿出发,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板 书:

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政治斗争?

进行重庆谈判和参加政协会议。

重庆谈判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何不足?

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不足之处在于,国民党坚持优先实行“军令政令统一”,使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政协会议取得的成果是什么?

 通过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再一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和以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政协会议是中国人民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一次机遇,但是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顽固坚持内战独裁方针。政协会议后,国民党一方面制造一系列惨案,迫害民主人士;另一方面加紧内战布置,企图一举消灭共产党。尽管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谈判中作出了重大让步,但蒋介石仍然步步紧逼,内战的阴云越来越浓,全面内战的爆发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政治斗争已不能解决两党之间的根本问题,中国两种命运的较量只能通过军事斗争来进行,于是国共内战再度爆发。

总之,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共产党要把抗日战争的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变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国民党则要把抗日战争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胜利。为此,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两个同一年召开的代表大会预示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在这场决战中,美国选择了国民党,但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而人民的选择总是体现了历史的选择。

 

 板 书:

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全面内战的爆发和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与重点进攻

 

师[来源:学优高考网]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由此爆发。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归纳)

从1946年6月到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从1947年6月底到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从1948年秋到1949年1月,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从1949年1月开始,“将革命进行到底”,发动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追歼残敌解放全国国土。

归纳得很好。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治上毛泽东发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讲话,增强了解放区军民战胜蒋介石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广泛发动国统区人民开展反对蒋介石内战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条战线。军事上以歼灭敌人有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战法。经过八个月的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此后,蒋介石改变策略,对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其重点进攻的地区在哪里?

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

解放军采取了什么方针?

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

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

孟良崮战役。

 

 

 板 书:

2.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

 

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和重点进攻,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于是中共中央决定转入战略反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为进行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确立了怎样的战略部署?

“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由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率部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部挺进鲁西南,进行战略配合。同时,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展开反攻,拖住敌人,进行牵制。

很好。在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牵制下,三路大军布成品字阵型,互为掎角,驰骋于江淮湖汉之间,开始逐鹿中原,从而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对此,毛泽东曾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转折点,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就将必然地走向胜利。”

此后,又经过一年左右的作战,到1948年秋,解放军的力量已超过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此情况下,中央军委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播放三大战役的多媒体资料片断)

看了以上资料片断后,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插图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从共产党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策英明,领导正确。如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确定决战方向,并针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作战方针(如三个战役首战突破口的选择等)。第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第三,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第四,解放区人民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援;第五,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主要是从军事思想的角度来说的。另外,从国民党方面来进行分析,也能找出一些原因,如蒋介石的错误指挥,国民党军队的腐败等。

 板 书:

3.渡江战役和追歼残敌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推翻蒋家王朝的反动独裁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为时不远了。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在这种情况下,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代理总统。国共双方在北平恢复和谈,并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一直到4月20日,李宗仁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4月21日凌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发起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4月23日,南京解放,蒋家王朝在中国大陆22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毛泽东在获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心情激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此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歼残敌,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大西南和大西北,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全部中国领土。人民解放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与第二次内战的有关史实。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认识到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占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长征结束时的几万人发展壮大到抗战结束时的近百万人的,了解中共领导人民军队最终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过程及原因。中国革命是伟大的,其胜利的过程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历经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经历了110年的屈辱和苦难后,中华民族终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了起来。

板书设计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五、国共合作抗日

1.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实现: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3.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六、两种命运的较量

1.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代表两种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全面内战的爆发和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和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

3.渡江战役和追歼残敌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主题: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活动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解放战争摧枯拉朽,凯歌行进,只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就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件大事,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深思:为什么国民党败得这么惨?共产党取胜的法宝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活动方式:分组讨论、演讲。

活动步骤:

(1)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2)编组汇总,分组整理讨论意见纲要,并撰写成文。

(3)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演讲(时间适当控制)。

(4)教师评价和总结。

活动提示:

注意从国共两方面进行分析,避免挂一漏万。从国民党方面分析时,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几方面进行,也可以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进行。从共产党方面分析时,除了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以从正确领导、思想指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群众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时注意联系相关史实,做到史论结合,避免空洞无力。

习题详解 

阅读与思考

在中国古代史上,秦朝、西晋、隋朝等都是短命而亡,明末李自成更是登基以后仓促而败;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北洋军阀政权等都仅经历二十年左右。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是存在政权兴亡这一周期率的。

有道理。因为从历史上看,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是由于政权腐败和政策失误造成的,而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统治专制。因而,毛泽东认为民主是克服专制制度弊端的良药,应该说是找对了药方。只有实行民主,才能避免专制,才能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政治腐败。

自我测评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宣告了中国新型的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中国革命的历次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都显示了它的先进性和代表的广泛性。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主要有:国共两党的紧密合作和正确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持久战的指导思想和阵地战、游击战、运动战相结合的作战原则;海外华侨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大力援助等。

意义: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战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壮大了民主革命的力量,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备课资料 

1.“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历史国情决定的。①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十分薄弱,工人阶级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到0.5%,没有强大的工人阶级,就没有在城市发动革命的阶级基础。相反,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力量雄厚,革命要求强烈。他们不但是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且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②政治上,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专制的压迫。因此,工人阶级没有组织罢工和其他政治活动的合法权利,也没有议会作为合法斗争的阵地,中国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公开的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因此,要推翻敌人的统治,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所以,毛泽东说:“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③力量对比上,中国革命的对象是极其凶残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大资产阶级,他们互相勾结,力量异常强大。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受到严重削弱,敌强我弱的形势更加明显。由于敌人长期占据城市,力量相对集中,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在这种形势下,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不能和敌人在城市硬拼,必须从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突破。④在革命任务和革命动力上,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其主要内容是解决土地问题,农民又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因此,中国无产阶级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就必须把战略重点和主要力量转向广大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农民,依靠农民,把农村作为主要阵地。

可能性:①社会条件:中国是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的分裂政策造成军阀连年混战,给革命力量的发展以可乘之机;地方性(落后分散)的农业经济使地处农村的小块红色政权可以不依赖城市供应而生存。②其他条件据教材可概括为:群众条件、主要矛盾(革命形势)、必要条件、重要条件等。

2.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摘录

红军说到它时一般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其间迂回曲折,进进退退,因此有好些部分的长征战士所走过的路程肯定有那么长,甚至比这更长。根据一军团按逐个阶段编的一张精确的旅程表,长征的路线共达18088里,折合6000英里,大约为横贯北美大陆距离的两倍,这个数字大约是主力部队的最初行军长度。不要忘记,整个旅程都是步行的,有些是世界上最难通行的小道,大多数无法通行车辆轱辘,还有亚洲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河流。从头到尾都是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一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100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56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5000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即近24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覆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地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都没有去过的地方。

3.“杀场凶神”田中军吉

田中军吉,原为日军第六师团第45联队中队长,官阶大尉。在南京大屠杀中,手持“助广”军刀斩杀中国同胞300余人,被称为“杀场凶神”。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他一路逢人便砍,有将人头一劈两半的,有将人横腰斩断的,有将人先砍四肢、再砍头颅的。他最拿手的是“单手挥刀断头术”。他从中华门一直杀到水西门、汉中门、新街口、鼓楼、山西路,声称“杀遍南京城,斩首300余”。中国人常见的一幅恐怖照片:一个日本军官头戴军帽,身穿白衬衫,敞怀举刀正欲向跪在地上的一中国青年砍杀,这个日本军官就是田中军吉。1946年,中国政府将战犯田中军吉引渡来华,经过公审,于1948年将田中军吉绑赴雨花台刑场执行枪决。枪决后,围观群众手持石块、木棒猛砸尸体,犹不解恨。日方及家属要求将尸体运回日本,中国不允,将田中军吉破烂不堪的尸体就地埋于雨花台。

4.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和相互关系

主要区别:①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②抗战的坚决程度不同。国民党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的立场,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抗战后期更是抵抗势头减弱,反共倾向增长;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和分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抗击着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③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依赖美英援助占主导地位;后者是中共领导和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主要是自力更。④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政府的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在日占区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⑤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打的是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打的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⑥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后者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到抗战后期,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与正面战场的大溃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互关系:①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合作关系的一部分,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②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牵制了大量日军,扰乱了敌人后方,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加速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③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到来。但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封锁、进攻根据地,加重了敌后战场的困难。中共则坚决回击,打退了敌人的反共高潮,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战场既团结又斗争,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④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与魅力

外国人说毛泽东的胜利是“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这话虽然说得有些浪漫,但不无道理。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诗人思想家、诗人军事家。他是集军事家的机敏气魄、政治家的胆识圆通、思想家的深邃智慧于一身的诗人;或者说是集诗人思接千载的浪漫主义和豪放不羁气质于一身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在他身上,诗人与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是相通的。在长期的战争岁月里,毛泽东始终带着一捆捆的书籍和笔墨。他开玩笑地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的“四大家族”。令人惊异的是,虽然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中经历过无数枪林弹雨,艰难险阻;虽然身经百战,与国内外敌人进行过无数次殊死搏斗;虽然他的家庭有6位亲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但他却没有受过一次伤,哪怕是枪弹擦伤的痕迹都没有。每一次危险中他都安然无恙,仿佛是炮弹、炸弹和子弹都长了眼睛,不敢去碰这位伟人。1965年1月,毛泽东曾对斯诺谈起过这件令人惊奇的事,他说:“我准备了好多次,就是不死,有什么办法!多少次好像快死了,包括你说的战争中的危险,把我身边的卫士炸死,血溅到我身上,可是炸弹就是没打到我。”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