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政治评课议课

  发布者:张莹    所属单位:宁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2019-10-30    浏览数( -) 【举报】

政治公开课评课记录

 题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科  

政 治  

课 型  

新授课  

执教者

刘珊  

  

2019.09

地 点  

学校会议室

主持人

袁婧

参加对象

备课组全体成员

评课内容

袁婧老师:  

本次评课,探讨的主题是如何处理好教材。下面,先请中老师就本堂课做一下自我评述。

刘珊老师:  

   1、总体设计理念: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分析探究、视频录像的欣赏、学生讨论等活动,架设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活动中感悟新知;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建开放式课堂;  

3)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  

 2、教学内容设计:  

基本要求:(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发展要求: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反思:难以真正把握好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  

袁婧老师:  

下面,请各位同仁根据中刘老师的教学内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汪雪梅老师:  

整节课的教学,看得出教师准备的比较充分,清楚知道学生应该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有效的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本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教师根据本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选取了一个时政性教强的“西藏问题”展开探讨,在学习中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问题解决”的小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参与中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去创造。

然而有个问题需要探究,在课堂设计中,教师还按照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课件设计,在发挥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值得商榷。   

付雯嘉老师:  

一节课要有它突出的特色和亮点,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感染性。

课前一段《爱我中华》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功效,先告诉我们同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和民族问题有关的课堂内容;上课一开始,一段《走进西藏》,把我们引入那雪域高原,告诉同学今天的教学与西藏问题有关;课堂中间引入了多个视频,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政性;结尾的《天路》再次回归西藏,做到前后呼应。

整堂课过渡衔接自然流畅,课堂结构合理、顺畅、连贯,教师语言生动,富于启发,有很强的亲和力,多媒体手段应用得当,对学生的探索起到了很好的启发。   

张莹老师:  

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教师能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参与课堂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王娜老师:  

这节课很好地突出了我们的前人留下的一句教学格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本节课教学中能抓住要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置问题巧妙合理,便于启发学生思维;

并且从本堂课中也反映该教师底蕴深厚,旁征博引,对学生感召力、感染力、启发性强;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大胆肯定、激励学生,态度和蔼、教态亲切,亲和力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在课堂上能自主探究,自主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学习形式丰富,有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抢答展现交流,体现出很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新课程观念;课件设计形象、直观,动画设计有利于凸现作者的观点,视频资料有利于拓展作者的观点,丰富学生的想象,组图对比性强,启发性强。总之,本课教学,教师充分体现了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的作用,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创新性,愉悦性强。 

袁婧老师(小结):  

一堂新基础教育的好课起码要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有意义。学生来课堂之前和之后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2、有效率。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事情干,整个课堂是充实的。3、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4、常态性。平平常常的,实实在在的,几乎没有什么做作。刘珊老师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既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开始,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到生活中去,思路清晰,回味无穷。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达成: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按照《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指导意见》,知识目标确定到位,知识形成较为自然,可谓水到渠成。

二、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活动的开展更注重形式,更注重内容,让学生从“身动”到“心动”,教学设计基本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提升知识。

三、教学素材的选择:

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择要符合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原则,整节课以西藏为中心,从西藏的变化、发展作为教学导入,围绕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作为中心,重点突出,利于教,利于学。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做到把生活带入课堂,在情景中体验感悟,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做生活的有心人,真正使教学生活化,从而培养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自学,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