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评课议课

  发布者:路凤霞    所属单位:穆棱市马桥河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9-11-25    浏览数( -) 【举报】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评课议课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中的数感,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精神。

【重、难点】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直尺、绳子、方格纸。

教学过程

.旧知复习,相机导入

1.回忆旧知:指名运用教室里黑板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倾听。孩子们可以互相补充,教师及时表扬说得好的孩子。

2.课件出示:例4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指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周长。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我们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我们就能很快的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再进行比较就能知道它们周长的大小了。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周长的相关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在用手比划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同时,悄无声息地搭建了新旧知识间的桥梁,为接下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自主探究,探究新知

1.操作活动

1)观察猜测①看课件:如果想知道这个图形周长的大小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用绳子绕图形一圈,测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把图形放在尺子上滚动一圈,读出尺子所对准的刻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将图形放在方格纸中,数一数周长有多少格就是多少厘米。用尺子分别量出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算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②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先量再计算的方法,测量起来比较快,结果比较准确,使用起来更方便。)

【设计意图】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验证的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测量周长的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

1)探究长方形周长

①测量数据。师课件出示新的长方形: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哪几条边?为什么?学生说一说,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长方形,动手测量。

②计算周长。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呢?请你自己在随练本上算一算。

③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10+10+6+6,10+6+10+6,10×2+6×2,(10+6)×2。

④观察分析。

师: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出这些算式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根据学生回答,用箭头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课件动态演示:复制出长方形四条边,然后合并起来的过程,展示学生的四种不同算法。

在理解前三个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第四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⑤比较优化。上面这几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请说说你的理由。

⑥得出结论。长方形周长=长×2+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动手操作,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历思考与分析,运用箭头图展示分析结果,学生很快就明白那种计算方法最好,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⑦课堂练习学校有一个花坛,长10米,宽7米,求花坛的周长。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适时点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及时练习巩固,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强化学习效果,并为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做准备。

2)探究正方形周长

根据求长方形周长的学习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汇报。

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6+6+6+6, 6×2+6×2,(6+6)×2,6×4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说说每种方法表示的意思。

 师:指名说说用第四种方法计算的同学的想法。(6×4这种方法好,因为比较简便,做起来快。)仔细观察这四种方法,他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正方形周长=边长×4。师: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它们的边长。)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经历了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有了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求正方形周长的方法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既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小组同学合作的能力。看似教师“无为”,实则“有为”。这样充分让学生感受研究性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体验。‘

课堂练习。课件出示: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是8米,要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至少长多少米?

先让学生明白:要求篱笆的长度,其实就是求什么?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随练本上做一做。

集体订正

3.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方法比较上课前两个图形的周长

课件出示图形及表格: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


边长



周长


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简洁明了的表格,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与前面呼应,解决了前面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既巩固了新知,又稍有提高,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多样性,对于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85页的做一做。

同桌先说一说,求花边的长就是求什么?应该怎么求,再动手做一做,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87页第1题。

提醒学生在测量时,力求测量准确,再计算。

3.课件出示:王伯伯有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6米,如果要围上篱笆,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A.(10+6)×2   B.(10+6)×2-10   C.10+6×2   D.10×2+6

“一面靠墙”“至少”是什么意思?怎样围才能做到篱笆长度最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另外让学生明白,有些计算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要具体思考,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教师及时补充,表扬,鼓励学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不断地成长,不断进步。也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本节课所学。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