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评课议课

  发布者:孙雪    所属单位:海林市新安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2019-12-02    浏览数( -) 【举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抓住数学灵魂,转化思想贯穿始终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不仅是要学习形式化的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结合小学数学的具体内容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学科的精髓,帮助他们学习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在这节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当然是这节课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核心,转化思想才是它的本质所在。而转化作为一种思想仅仅靠老师教是不行的。赵老师分别通过三个步骤渗透转化思想:

第一步数方格,感知转化。用面积是1cm²的小正方形铺平行四边形,边铺边数,在学生数完方格汇报时,不仅说了数的结果,还说了数的方法,学生感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转化成多个1cm²的小正方形的面积。

第二步剪、拼操作,运用转化。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学生动手,教师引导,概括总结。学生体会到了转化就是化未知为已知,在数学学习中应用十分广泛。

第三步公式推导,还原转化。如果学生的探究操作到此为止,那么他们的认知就仅停留在直观层面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面积不变,而公式的推导还意味着要把长方形还原成平行四边形,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从而理

解长方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这一还原转化,让公式推导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三个步骤,教师并没有刻意教太多转化,但学生的每个活动都浸润着转化思想的光辉,犹如丝丝春雨,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关注学生认知,教学环节层层递进

新课标指出: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层次化的多样化的,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要。因此,只有关注学生课前的认知水平,教学才能层层递进,流畅自然。赵老师的这节课一共有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旧知,激发兴趣。第二个环节是数方格,初步感知。第三个环节是剪拼操作,直观演示。第四个环节是智力闯关,检验新知。我认为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犹如自行车的链子,它不仅拉动着课堂目标不断前行,还拉动着学生的思维不断前行。

分散教学难点,细节处理独具匠心

一节好课,不仅要追求教学流程的行云流水,更需要在细节处精雕细琢,方能显得珠圆玉润,曲正腔圆。公式推导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果跨度太大,往往导致直观图形与抽象推理脱节,使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这节课中,赵老师有三个细节处理得耐人寻味:

以往的教学中,学具都是空白平行四边形,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还较弱,他们很难凭空想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如果让学生测量则需要大量的时间,还会存在误差。给学具加上小方格后,图形更加直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操作还节省教学时间。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