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评课议课记录

  发布者:邹嘉梅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第十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9-12-17    浏览数( -) 【举报】

8A Unit 1 Welcome and vocabulary》评课记录
1
、教学目标明确,扎实基础,提高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源于教材,学会描述人物的外貌和朋友的品质,但又高于教材,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通过对话来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潘老师个人素质较高,课堂驾驭能力强,口语流利,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同时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进行教学设计,由易到难,使得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最值得学习的环节为:在教授学生如何描述人的外貌时,先通过图片教学来引入生词,然后用挖词填空的形式来描述学生们的班主任,让学生的思维过度到句子,然后潘老师没有直接让学生来描述他们自己,而是先呈现了比较完整的本人的外貌描述,为学生的段落的输出铺设了一个缓坡,不仅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给予学生更多开口说的勇气和信心,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2
、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效果
本节课以教材为基本,但又不拘泥与课本,将welcome vocabulary 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扩大了课堂的容量,而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堂结构,处理艺术体现在教学的详略处理上:如welcome 中的B部分教学,潘老师先通过问题:What are other 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然后用 What qualities are not/very/quite important in a good friend 来引发学生辩论的火花和表达的欲望,同时渗透了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朋友观,这样设计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激活了教材上的静态语言,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而vocabulary 中的B部分教学则明显简单,教师也没让学生动笔做,而是通过简单的板书演示,在无形中让学生达成了这块的教学目标。这足以看出潘老师在设计时的巧妙用心,这样合理的对教材进行调整充实与处理,使得源于教材的教学活动更具有魅力。
3
、创设主题式的教学情境引人入境
Welcome 
的教学在整个单元教学中承担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而潘老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下设计了邀请学生们加入朋友俱乐部这一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了四个板块:(1)申请加入俱乐部的自我外貌描述。(2)调查问卷:你朋友的品质有哪些。(3)讨论你认为朋友的什么品质最重要。(4)分享一个朋友的故事。这一系列的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使得课堂脉络清晰明了,而且线索感强,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积累感知知识,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开始的自我外貌的情境创设就是十分精彩的,因为借班上课,为了能尽快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潘老师真诚地提出与学生交朋友,并展示自己朋友俱乐部中的两位(该班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学生的陌生感消失了,对课堂的关注度一下子提了上来,新的知识在师生的对话中传递,为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外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激活了学生学习情趣并较快地进入学习,全身心地投入语言和思维活动中。
4
、丰富活动形式强调体验参与
潘老师这节课教学活动设计丰富多彩,有自我描述、问卷调查、集体讨论、故事分享等,训练方式也比较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重难点,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不是热闹的形式主义课堂,而是将丰富的活动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的结合,潘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如问卷调查活动,能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问题,然后师生间进行各种形式的问答,仿佛是在与学生聊天,其实是通过学生已有知识来构建新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勇于表达,为能顺利地完成家庭作业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5
、文本的学习,情感的升华
潘老师的教学思想非常正确,课堂不仅要发挥教学的功能,也要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在整堂课中潘老师始终面带笑容,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来感染学生,从开头对朋友的重要性的描述,到不能以貌取人的择友原则,到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的朋友真谛,以及最后有关朋友谚语的分享,虽只是只言片语,却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朋友观。同时潘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也是十分到位的,“Be confident!””Dont keep worries to yourself.”等等,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于学生心灵的熏陶。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优点,如潘老师能很好地运用教育智慧解决突发状况,词汇教学方式多样等,所以大家在听评课中受益匪浅,同时为了锦上添花,各位评课老师也对一些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
.学生自我介绍的环节能否设计成描述我最好的朋友的外貌,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或教师呈现学生感兴趣的明星图片,让学生来描述,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问卷调查你的好朋友品质这一环节需要学生有较好的与老师交流沟通的能力,面对这个班级,能否通过一则故事来导入好朋友应该拥有的品质,这样能降低任务的难度,尽量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覆盖到每个学生。
3.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心理特征,他们比较害羞和敏感,同时也要注意中外文化差异,这样更有利于课堂氛围的形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4.
在故事分享这一环节,如果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能否在听录音前设计了两个理解水平问题,What food does Eddie give Hobo? What does Hobo want at last? 在学生朗读课文后再设计一个发散性的问题:If you are Eddie, what will you do ?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想像这个故事的结尾,最后设计了一个评价性问题的:Do you like Eddie or Hobo? Why? 升华好朋友的意义。这样问题就具有层次性,面向了全体学生,学生们主动运用知识,参与课堂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扩展。
在这次评课交流中有些老师也提出了平时教学中比较困惑的问题:
1. 
如何提高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机智?
2. 
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3. 
遇到大量词汇时,如何处理词汇与课文的教学?
总之,通过这次听评课活动,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了新课程的理念,反思了目前存在的不足,找到了今后探究的方向,让我们在行动中相互启迪,不断成长吧。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