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评课

  发布者:朱红艳    所属单位:宁安市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9-12-22    浏览数( -) 【举报】

今天我听了《桂林山水》一课,课文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桂林山水》。本次评课针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教法和学法

教师在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教法上: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动情。

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学法上:

“读、找、品、诵”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主探究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教师针对教材内容,采用讲读法、从扶到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观看图片,回忆旧知。

请同学们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让他们想一想此时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自然就想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或“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时教师就板书“甲天下”“画中游”。然后引导回忆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桂林山水,分别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并板书。从而帮助学生回忆了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十分清晰。

()默读课文,研读交流。

1.师生重点分析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词句游戏的方法:

教师先让学生把漓江水的三个特点连成一句话,学生大致会连出“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等类似的句子,教师不苛求答案一致,还很鼓励有不同的说法。之后告诉学生这样连出的一句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也叫段意。但是这一句话还

不能很好地表现漓江水的静、清、绿。建议大家用叠词试试看,学生会发现静静的、清清的、绿绿的效果要好一些。然后启发学生用感叹句式试试看,学生就发现了效果更好。而且作者就是这样做的。可是光感叹还不够,不能表现漓江的水怎么静,怎么清,怎么绿。引导学生了解了对比的写法及其作用。这个环节的设计,打破了文段的前后顺序,突出了学习的重点。

2.运用学习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三段和第二段很相似,所以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了感叹句及对比、比喻、排比等写法的作用。然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最后,出示话题:天上的星星真多,又大又亮,请你找出写星星特点的字,并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写。

()课堂小结,激发情感

在这样的研读交流之后,教师开始总结,用以读代讲的形式既学习了第五段,又总结了全文的学习,也体会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并进一步体会到“桂林山水甲天下”名不虚传。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也能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甚至是用文字表达情感也就是对写作的热爱。

()拓展迁移

这个环节安排了学生男女生对读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使学生认识到了到了桂林山水的美绝非一家之言,而是英雄所见略同。

总结:画中游

这个板书生动形象地总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现了桂林山水的自然美和文章的语言美。

在本节课中,教师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品 ---,使学生再学习这样的文章时有章可循。教学中的举一反三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这篇文章成为学习山水文的典范。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