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

  发布者:张秀娟    所属单位:东京城林业局第三中学    发布时间:2019-12-24    浏览数( -) 【举报】

核心素养与能力是有所区别的。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 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核心素养则是可教、 可学的, 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连续性的, 也是具有阶段性的, 学校教育不能错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 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因此, 高中教育就要抓住这一阶段的关键期, 有效促使每一个学生达成这一阶段应该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在整个教育阶段中慢慢形成。为了培育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应侧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1. 物理教学要把身心健康放在首要目标在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习惯养成了, 自然就会变为信念, 这是物理学科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贡献之一。比如, 在实验中养成独立操作、 记录数据、 收拾实验器材、 整理桌椅等物品。不要以为这些是小事, 正是通过这些小事, 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将来走上社会后才会有自力更生的信念。

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等学习环节上, 要注重培养学生阳光的性格, 积极、 乐观的心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要特别关注学生社会情绪的培养, 学会尊重别人、 与人沟通交流, 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容纳别人, 采纳他人的不同意见, 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这些都是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必需的“ 礼仪文化”。只有通过学校营造这样的校园文化长期熏陶, 才能促进学生以阳光的心态阳光走上社会。

2. 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 不仅要获得必备的物理知识和技能, 还要领悟物理的思想与方法, 更要形成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能力, 这些都是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另外, 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也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不兴趣, 对什么都不爱好, 那么他将来就可能对许多事情都漠不关心, 不注重自我发展, 也就容易成为平庸的人。

目前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业水平从表面上看不成问题, 但深入了解就不难发现, 许多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缺乏兴趣, 物理学习只是为了完成高中学业和

应付高考, 完全处于一种被教育、 被学习的状态。没有兴趣的被动学习, 根本就谈不上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和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兴趣往往从好

奇心发展而来, 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努力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 能够促使学生积极顺应的物理情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 目前高中教育中过重的学业负担也是扼杀学生好奇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高中物理教师尤其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物理学业负担, 特别要设计好作业和考试的次数、 数量和难度, 做到恰到好处, 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态, 既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又能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 要高度重视物理实验, 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只有敢质疑、 勇提问、 勤思考的学生才会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物理教学要特别注重思维的启迪, 避免急切给出问题的结果, 应引导学生针对物理问题展开质疑, 再根据学生的质疑展开教学。课堂上要努力创设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自己疑问的过程, 这是才是高中物理教学所提倡的教学方式。

3. 物理教学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 高中毕业学生即将走上社会, 这是人具有社会性的必然。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他就必需了解这个社会, 学会与他人共处, 学会适应、 学会调适, 适应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社会, 必需能够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要努力以自己的创造性去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新一轮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中, 仍然坚持“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课程理念。因此高中物理课程的实施中, 教师应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关注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的联系, 努力体现物理学科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物理学科“ 培养什么人” 的问题。

4. 物理教学要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下工夫

基于我国对“ 核心素养” 的界定, 今后学校的教育就必须从“ 知识传递” 转向“ 知识建构”, 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高中物理教学注重让学生领悟物理学科的思想方法、 体验探究的过程、 感受物理学的美妙、 增强实践意识、 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创新能力等。这些培养目标的实现, 都依赖于教学的过程。只有在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 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中, 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物理的思想方法, 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材中设置了许多体验性活动,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 去亲身体验和感受,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能力, 增强实践意识, 培育物理素养。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