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淡妆浓抹需相宜 收放有度适学情 ——《涉江采芙蓉》教学反思

  发布者:孙祎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9-12-26    浏览数( -) 【举报】

淡妆浓抹需相宜 收放有度适学情

——《涉江采芙蓉》教学反思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短小但却情韵绵长,意境深远。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几乎涵盖了所有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而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情感积淀,且诗歌创作年代距离今天很遥远,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流露出的深沉的情感是一个难题。    

因此,根据学情,在备课过程中我将教学主问题设置为:抒情主人公伤什么?因何而伤?如何表达这种伤。围绕着这三个主问题,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验诗歌内涵,一是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情感的变化,一是借助想象体会诗歌意境,一是通过讨论来探究诗歌深层含义。而想象又是关键,如果学生能想象到位,那么后面的探讨就有了着落,所以必须在学生口头表达过程中,及时予以必要的纠正。以上是我备课之初的想法。

针对本节课,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 教学内容过于繁杂

     本首诗很短,但并不意味着好教,因而怎样短文长教是我的最大困惑。因而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选择了许多相关内容。从《诗经》《楚辞》中的“采芳寄情”传统,到东汉末年描写社会现实的诗词,再到运用对写法的诗词,总共算下来整节课拓展了10首诗词,这对刚上高一,尤其是普通班的孩子来说容量太大了,导致的结果是开枝散叶太多,学生对于主干内容的认识并不深刻。表面上的浓妆艳抹反而将诗词本身的美感给掩盖了。

2. 教学环节过于刻板

整节课中,我对学生的牵引痕迹过重,总是一板一眼的按照我预设的课堂环节在走,因而少了一些生成,少了一丝灵动,使整个课堂有一些沉闷。其实该班学生虽然基础较差,但是思维是很活跃的,而我这节课没有适当的放手,束缚了学生们的思维。这次课让我对预设与生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都说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但教师体会到的情感如何转变成学生的自觉体验,也还需要深入研究。

针对本节课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语文组老师的耐心指导,我觉得以下两个方面是需要我去努力钻研的:

1. 淡妆浓抹需相宜

    虽然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需要教师有一桶水,但是当教师有满满一桶水的时候,更不能直接一桶都倒给学生,因为过犹不及,水过多便会溢出,而填鸭给学生过多,学生反而会消化不良,导致学得一知半解。因而,在未来教学中,我将学会学着精简自己的教学内容,争取做到“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

2. 收放有度适学情

作为新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经常忽略备学情,导致上课的时候,受教案的束缚,因而也经常忽略学情,这是不对的,在未来教学过程中,我要努力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高中生属于青年期初期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学习目的性强,思维的独立性强,自觉性高,因而在课堂是其实可以适度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去理解,去分析,这也符合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理念,在教学中做到学生会的不讲或少讲,学生不会的重点讲,学生有疑问的互相讲。另外,我觉得“同侪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尝试把课堂交给学生来讲,学生没将明白的地方,老师再来补充,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老师多多批评指导。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