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评课不容易,但不能随意

  发布者:董艳芳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    发布时间:2020-01-17    浏览数( -) 【举报】


评课不容易,但不能随意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这是大家的共识。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初中体美薄弱学科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初中体育美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县教研室组织了农村初中体音美专项学科驻校调研活动,我作为兼职美术教研员,也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美术学科组“送教送培”活动。

    按照活动分工,我负责:观课之后的评课议课;活动点学校美术学科教师相关资料的查阅记录;专题报告、研讨课和展示课之后的交流研讨。名为交流,实际上就是观课议课,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准确,评价专业性极强的美术课,真的有点勉为其难。为此,我认真研读了美术课标和教材,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抱着学习、借鉴的态度,认认真真的观课、听讲座。作为教研员,我承担有评课任务,我肩负有交流、传播经验,调查了解情况和帮助解决教会教学疑惑等多种任务,所以我的评课,应该有教研价值和引导意义,要让上课和听课的教师都有获得感,虽然我是美术学科的门外汉,但是,我觉得无论哪个学科,“真实”的评课是最有意义的,最有价值的。其实,上课和听评课的教师也很看重评课者是否评得真实。我曾在一线任教21年,现在是教研员,角色的转换,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评课中的“真实”应该包括:不过分夸饰,要中肯朴实;不应过于犀利,应温和善意;不过于含蓄,应清晰明了;不过于客套,应真切、实在;不过于拔高,应通俗易懂;不过于空洞,应具体、有用。

    也曾听一些老师、教研员、领导对一些公开课评课,生怕吹捧得不够高或者打压得不够低。曾经听过一个教研员评课,印象颇深,他喜欢用表示程度最高的“最”,比如“这是我听到的最美(最成功的,最好的,最感动的......)的一堂课,诸如此类。据和他一起听此课的其他老师谈论,并非如他所言。他的这种过分的夸饰,把这个老师、这堂课抬得如此之高,反倒误导了其他听课的老师,很可能会认为”好课就应该是这样的”!贻笑大方!贻害无穷!

    记忆中另有一位喜欢用”春秋笔法“,让老师们自悟其中的”微言大义“,比如用关键字评课、议课,这种不直接表明态度,委婉曲折迂回的方式,虽简练、含蓄,但也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不可以此哗众取宠!还有一位喜欢玩文字游戏,故作高深,故弄玄虚,说的口若悬河,听的莫名其妙。

    生性耿直的我,更喜欢“实话实说"。我觉得,教研活动作为学术活动,更应该真实反馈,不隐瞒,不夸大。对于上课的教师,他会在课堂上试图或尽力呈现他(她)的一些新尝试、新理念、新做法、新思考,至于这些是否有必要、有价值,它需要同行尤其是学科专家作判断、下结论、给方向,如果我们不是一味地说”好“或一棍子打到,而是就他的课堂,具体分析长短优劣,并且给出具体可行的、他能理解和吸收改进的意见或建议,这节公开课背后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对于观课的老师们,我们客观、公正的评议,对他们也要有有意义有价值的引导,让老师们各取所得!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