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评课议课 > 正文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教学反思

  发布者:周垂良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0-02-26    浏览数( -) 【举报】

一、  教学目标达成分析

高考一轮复习,学生要明确考纲考点、明确具体知识、掌握知识体系、并初步做到学以致用,答题策略清晰,这节课就是从这几个维度进行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讲目标有效达成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重在知识体系下的具体知识清晰

地位: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体现: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主观题解题策略清晰,并学以致用:

(1)审题

审问题:明确知识范围、答题方向

审材料:划分层次,找出关键词句

(2)解题

理论联系材料

层次条例清晰

二、  教学经验总结

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

第一,要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模式,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首要的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我们的教与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学习的出发点是存在问题,落脚点是解决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问题贯穿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对于高三学生重点是提高解答主观能力,关键因素有二:知识体系、解题策略

第二,问题设置内容要贴近高考、贴近实际。问题情境的内容要目的明确,本课内容选择了与高考直接相关的材料和试题

问题设置要层次清晰,不空,不大,从细微处入手,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引入对问题的探讨中,切忌问题设置让学生难以回答,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进行角色转换,看看自己如果是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是否会觉得无话可说,还是有话可谈。本节课学生整体状态很活跃,这和问题设计贴近学生,这与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想的课程设计思路有重要关系

第三,学习过程中,质疑环节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问题,更重要的这是一个理念问题,只有学生敢于质疑,我们的教学才真正的有意义,能够质疑,能很好的质疑的学生,首先是经过自己的思考的,是被证明了的认真思考过的,这本身就值得鼓励。所谓的创造思维从哪里来,从质疑中来。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不能剥夺学生质疑的权利,能够提出问题远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不是一节课、两节课的问题,而是贯穿每个教师教学过程始终的一以贯之的理念,这样学生才会养成质疑的习惯。当质疑成为一种习惯,教育中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本节课探讨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让其他同学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最后形成共性的认识,放手让学生去做,这很重要。

第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方法不是目的,灵活地运用方法至关重要。教师要对学生总结的方法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引导和点拨,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是发现新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提高。

三、  一点思考

    把方法和技巧层面的东西要转化为理念。解题策略很重要,但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有了扎实的知识体系,问题的形式虽然变化很多,但这些问题一样会迎刃而解。因此如何实现本课两个内容,教材知识与答题策略的有效结合至关重要。


评课议课

最新评课议课

热评评课议课

热门评课议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