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孤独的牧羊人

  发布者:赫明慧    所属单位:林口县三道通镇明德小学    发布时间:2019-10-21    浏览数( -) 【举报】

项目名称

音乐集体备课1

项目负责人

       赫明慧

活动时间

2019.9.28

活动地点

办公室3

活动主题

三年级下册第六课《孤独的牧羊人》

  

赫明慧

参加对象

陈晨 王咪咪

申请学时

主讲2 成员1

活动内容

及进程

初稿

《孤独的牧羊人》

                              平阳县万全镇湖岭小学   陈晨

【创新出处】

本课通过戏中戏,拿到剧本--聆听音乐--熟悉剧本--正式演出--情感升华这一主线,设计了走一走、跳一跳、拍一拍、唱一唱、奏一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以及约德尔调的演唱方法。在课程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热爱音乐。通过直观的卡片展示,提升他们的上课积极性,让他们知道欣赏课程也是很有趣的。

所有音乐活动的设计与创新思路主要来源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奥尔夫声势律动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以及新体系音乐教学法。

【单元浏览】

本课围绕的主题是“牧童之歌”,选编的三首描绘牧童题材的歌曲是《剪羊毛》《孤独的牧羊人》《小小羊儿要回家》。这三首歌曲风格迥异,充满生活情趣,在学生学唱和聆听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作曲家笔下不同的牧童形象和牧羊人的劳动生活,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材分析】

《音乐之声》是美国好莱坞的一部音乐剧,叙述了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一个退役的海军军官,家中有七个调皮的孩子,因丧偶而疏于教育。为了调教好自己的孩子,他聘用了一名家庭女教师。女教师能歌善舞,并喜爱这些孩子。女教师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及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对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了男主人公的爱情。此后,他们一家组成家庭合唱团,在被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奥地利,以巡回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的形式,与纳粹分子进行斗争和周旋。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是这部影片中的插曲,但与影片内容并无直接关系。它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木偶戏表演,歌曲为表演时所唱,使用了约德尔唱法。歌曲的节奏紧促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七度、八度、九度)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的音色音准不错,也初步识得一些音乐记号。上课有了一定的自控性,情绪容易被带动,充满童真童趣,模仿能力开始变强。有一定的聆听习惯,会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节奏感加强,能自己编创一些简单的歌词及动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感受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诙谐、轻快、活泼、生动的情绪。简单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演唱风格。

    2.在音乐活动实践中了解约德尔调的基本唱法,并能哼唱七度、八度、九度的音程。

3.通过探讨、合作学习,学生能运用体态律动、声势律动、演唱形式、力度和情绪的变化等更好地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能用诙谐、轻快、生动的情绪,体态律动,声势律动等更好的表现歌曲。

2)能了解约德尔唱法,并演唱

2.  教学难点

1)歌曲中七度、八度、九度音程的真假声切换。

2)歌曲声音的处理和情绪的变化。 

    【教学准备】

1.钢琴 2.多媒体 3.牧羊人、小羊、王子、小姑娘等角色卡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标题《得到剧本》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聆听歌曲《do re mi》简单介绍音乐剧《音乐之声》。

(二)活动步骤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