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雕塑之美》

  发布者:杨丽    所属单位:宁安市范家学校    发布时间:2019-10-24    浏览数( -) 【举报】

《雕塑的美》教学设计

宁安镇范家学校  杨丽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本课以雕塑的“美”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身边的雕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了解“雕塑”这种造型艺术形式以及雕塑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的过程中,逐步体验、感受雕塑的美感,了解雕塑艺术的历史文化,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由最初的对雕塑的表象描述发展到能够欣赏、认识雕塑的材质、形式与内容,并能够运用美术语言阐述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想,深化审美体验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知识:认识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了解现代雕塑的突破与创新,初步认识著名雕塑家。

技能:学习用美术语言评述雕塑的美感、表达欣赏感受,提升对雕塑艺术的认识能力,培养欣赏评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在对比观察、小组讨论探究、视频欣赏、模拟表演等学习过程中,掌握欣赏方法,感受雕塑作品之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对雕塑作品观察、研究、欣赏、评述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外部形态美、感悟蕴含于作品的内涵美,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欣赏体会雕塑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古今中外著名雕塑作品的内涵,并用美术语言、文字、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雕塑实物、欣赏学习卡

  2、学生准备:小雕塑作品、预习欣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觉得生活中哪些事物是美的?(引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2、美的人美的物无时不刻的包围在我们身边,要想把这些美好的瞬间及感受留下来,你会有哪些好方法?(拍照、绘画、雕塑、日记、舞蹈等)雕塑可以将瞬间的美好定格为永恒!

3、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共同走进雕塑,品读雕塑之美。(板书:雕塑)

二、新课引授:

1、什么是雕塑?教材中有答案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2、哪些材料可雕?哪些材料可塑呢?(硬的材料可雕、软的材料可塑,课件出示)

3、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你能为大家诠释一下吗?

4、小组研究学习:你能分清课本中的雕塑哪些是古代的,哪些是现代的?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引发学生思考并在书中寻找答案,38页是东方的古代、现代雕塑,39页是西方古代、现代雕塑,从表现手法,雕塑内容等方面区分,将男生女生分为两组,分别赏析3839页雕塑图片,完成雕塑欣赏学习卡,并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解析评述)

三、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对雕塑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走出课本,走进生活,看看现代雕塑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出的别样的美。(现代雕塑造型多样、色彩和谐、置放合理、主题突出)

2、从图片到视频,让我们从平面到立体,老师收集了一些雕塑视频集锦,让我们进一步拓宽我们对雕塑多元的表现形式。(视频出示了三座城市的雕塑主题公园的雕塑,强化了雕塑与生活的融合,其主要作用是用于环境的装饰和美化,它反映了城市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 ,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

3、从北京到宁安,从发达的大城市,到安逸的小城市,美从没有偏颇,从不吝惜的滋养着我们的生活,让我走进我们自己的家,找寻身边的雕塑美。

四、艺术实践:

写一写:欣赏实验小学和宁安一中的雕塑。恰当运用美术语言对雕塑进行评述,发挥你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形成一篇短小美文。(一人汇报)

画一画:结合我们身边的雕塑进行添画,形成一幅色彩和谐的美作。(三至四人展示)

演一演:将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定格再现,可一人,可多人合作,完成活体雕塑表演。(一人或多人)

 

结语: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雕塑也在变化中,由静止变动态,由三维变多维,由传统材质变现代新型材料,由单一表现到声光结合……同学们美无处不在(完成板书)让我们拥有发现美的双眼,创造美的双手,感受美的心灵努力用知识和能力雕刻塑造出一个完美的自己!

 


附件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