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发布者:丁肇亮    所属单位:宁安市沙兰镇中学    发布时间:2019-10-28    浏览数( -) 【举报】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宁安市沙兰镇中学  丁肇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的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的结果的总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科学态度,正确、事实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②逐步培养学生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实验材料:停表、刻度尺、金属弹片

 教学方法:讲解、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

    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对于实验器材可以自行选择。对于时间的测量,应当进行适当的练习,经过几次实验,时间就会测得准确些。

将数据填入表格中,计算三个阶段平均速度。

(一) 实验指导

小车的坡度要很小,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就会较长,测量时间增长,最后结误差就会减小。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间,测量出斜面的总长,则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距离都可以得到。


    


(二)表格设计

1.采用书中的表格

2.学生自己设计的表格

()实验过程辅导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实验器材可以让学生说明,指出长度、时间的测量可以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而速度测量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

所以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V=s/t,由公式也可以看出实验器材是钟表和刻度尺。

平均速度测量,实验难点是计时结束以听到撞击声为准,即听到声音的同时记录结束时刻,注意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时刻是结束或开始时刻在时间轴上的位置,而运动时间是这两个时刻之间的在时间轴上的长度,所以表格中的平均速度的计算,注意物理量的对应。

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

生答: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

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

生答: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   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   格是   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

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

生答:

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

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办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

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作业布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

 


附件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