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发布者:韩东    所属单位:林口县奎山乡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9-11-02    浏览数( -) 【举报】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奎山镇中心小学    韩东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掌握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 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学

1.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发思考

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板书:圆的认识)

   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

1.动手操作1:用圆规画圆。

操作要求:

1)自己用圆规尝试画圆。

2)同桌两人交流,说说画圆的基本方法。

2.全班交流:

1)谁来说一说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到黑板把圆画出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①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定长)

    ②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定点)

    ③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三、自学交流,理解概念

1.分组自学,认识有关圆的基本概念。

自学提示:

1) 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 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用字母怎样表示?

3) 在自己画出的圆中标出半径、直径和圆心。

2.分组汇报自学成果。

3.及时练习,巩固概念的理解。

判断:在这个圆中,哪些是它的直径和半径。(多媒体出示图。)

    四、再次操作,发现规律

1.动手操作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片、直尺、圆规等,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2.小组汇报:

  1)用连一连,画一画的方法说明圆有无数条半径。并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得出圆的半径都相等。

引导思考:这个结论大家觉得对吗?有补充吗?

得出:应该说明在同一个圆里。

2)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无数条,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3)直径是半径的2倍,反过来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提示:同学们手中如果还有其他的发现,没来得及展示的,可以下课后将刚才的发现剪下来,贴到教室后面的数学角上,让全班同学一起来分享。

  五、数学文化,拓展认知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中心,也就是圆心。

想一想:那同长又指什么呢?

  

附件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