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等腰三角形

  发布者:郝心祥    所属单位:宁安市东京城镇中学    发布时间:2019-11-03    浏览数( -) 【举报】

“16.3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证明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定理,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性质,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教学工具

    长方形的纸片、三角板、圆规。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同学们会画等腰三角形吗?

(学生操着,教师查看。)

2找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

(可能有:①先画两条相等的边,再画另一条边。②先画一边,再用圆规画出另外两条相等的边。)

3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用两种方法画出等腰三角形。顺便复习:腰、底边、顶角、底角。

4剪纸得等腰三角形(教师带学生一起操着)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了一个什么 

二、引导观察,猜想性质

提问1活动中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提问2对称轴在哪里?沿着对称轴对折有哪些重合的线段和角?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提问3从上表中你能猜想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吗?

(引导学生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

性质2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提问4:等边三角形什么性质?(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每个内角等于600.

三、引导推理,论证性质

1、提问:据我们一直来的方法,先观察,猜想性质,然后用几何知识论证性质,那么要证明一个命题的第一步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性质(1)的题设和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2、提问:证明两个角相等,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折纸

添加辅助线,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

3分析三种辅助线作法,让三位学生上黑板写出证明过程。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证明:

① BC上的中线AD,②作AD⊥BC,垂足为D   A的角平分线AD               

  ∴BD=CD          ∴∠ADB=ADC90°  ∴∠BAD=CAD

                                     

ABDACD     ABDACD    ABDACD                   

                              

∴△ABD≌△ACDSSS),∴△ABD≌△ACDHL,∴△ABD≌△ACDSAS)            

∴∠B=C            ∴∠B=C           ∴∠B=C

 

 4以上证明论证了性质1并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描述

ABCAB=AC

∴∠B=C

(强调:证明两个角相等又多了一种方法)

 

5、提问由ABDACD全等还可得出哪些相等的角和边?

由证明①得∠BAD=CADADB=ADC90°验证了等腰三角形的中线平分顶角并且平分底边。   

由证明②得∠BAD=CADBD=CD验证了等腰三角形的高平分顶角并且平分底边。

由证明③得∠ADB=ADC90BD=CD验证了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底边。

由以上三个结论论证了性质2

6如何论证:性质3呢?(让学生思考片刻,并教学口头表达)

(说明:性质3是性质1的推论;强调:它是证明角相等、600的又一个依据)

四、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1口答题: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36°,它的底角是多少?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120°,它的底角是多少?

                                        

2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AC=1200,点DE是底边BC上两点,且BD=ADCE=AE,求∠DAE的度数.

(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中的关于边的相等关系、

角的相等关系、角的数量关系)

                   

 

3、变式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36°,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12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

 

4课本P128页练习12

 

五、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等腰三角形的什么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有哪些方法?在证明等腰三角形时,我们一般添咖什么样的辅助线?

请同学们谈谈上这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1.必做题:课本P129页练习34  

2必做题:P131页习题16.33

   七、板书设计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