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蹲距式跳远——助跑与踏跳结合技术

  发布者:朱建民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兴隆一中    发布时间:2019-11-11    浏览数( -) 【举报】

蹲距式跳远——助跑与踏跳结合技术
一、教材分析
跳远是日常生活中人类最常见与经常用到的一种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蹲距式跳远是初中一年级的教材,它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蹲踞式跳远是自然而简单跳远方法,因腾空后的动作呈蹲踞姿势而得名,是速度与力量的完美结合。
(一)教学重点:快速跑与起跳的衔接。
(二)教学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时机。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年龄都在13岁左右,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学生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力不易集中;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高的教学内容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初步体会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
(二)能力目标:
1、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往直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在不断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
由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思维较差,宜采用游戏、多做示范,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进一步的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一)教法研究
1、游戏参与法
将教学寓于“跳球游戏”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作示范法
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等心理、生理特征,运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建立动作概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语言讲述法
跳远是人体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助跑和起跳,把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越过水平障碍的一项运动。整个动作由四个部分组成(助跑、踏跳、腾空、落地),(1、助跑:为获得水平加速度。2、踏跳:为创造最大的腾空速度,即垂直速度3、腾空:获得空中水平距离。4、落地:保护身体。)着重讲解与重复示范本课的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特点:1、放脚。2、时间。 3、蹬地。4、腾空角度。
4、边讲边练法
(1)原地起跳模仿教与练:两脚前后站立,摆动腿稍屈在前,起跳腿自然弯曲在后,动作开始摆动腿蹬地,起跳腿向前迈出,并积极下放,模仿踏板、缓冲和蹬伸的起跳动作,同时两臂配合腿的动作,积极向前上方摆动,要求身体各个部分协调配合,重心迅速前移。
(2)助跑3-4步结合起跳教与练:体会助跑与踏跳的有机结合。
(3)跨越教与练:运用助跑3-4结合起跳的方法跨越一定的高度。
5、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根据情况,进行全体或个别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引导学生学习。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