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发布者:成妍    所属单位:东宁市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9-11-19    浏览数( -) 【举报】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4.能借助课文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展开想象说一段校园生活场景。

5.能借助课文中的语句和资料,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课文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展开想象说一段校园生活场景。

教学难点

能借助课文中的语句和资料,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些少数民族吗?这些小朋友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三、识字写字

1.出示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多音字,让学生读一读。

2.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5.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6.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晨:上边扁小下边宽大,厂字下边两横中下横要长,竖提在下横处起笔。

球:王字稍窄小、下横变为一提,求字上横要短一竖要长,中间四笔要分开。

四、梳理结构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同学们在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同学们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进一步赞美民族小学,抒发自豪和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字词验收: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白纸,进行字词听写。

2.谈话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及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景是什么样的?

二、品读释疑

1.出示核心问题:

边读边想象,说说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明确: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学校听讲……

2.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串珠问题1)(课后第1题)

教师提问,同学们畅所欲言

教师明确:不同穿着的学生从各处来上学,他们主动给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给国旗敬礼,上课了郎朗的读书声传出来,很多山林里的动物走进校园,停在窗外静静地听课,下课了大家一块跳孔雀舞,做游戏……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明确:“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

2)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明确:不同民族服装各具特色 ,读到“绚丽多彩”眼前就出现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①明确:这句话描写了孩子们课下玩耍的情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说明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同时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②仿写

3.在课文中用笔画出你觉得新奇的词语或者句子。(串珠问题2)

1)同学们畅所欲言

2)教师明确: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4.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读到这些词句你眼前出现的画面?(串珠问题3)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明确:边读课文边想象,在脑海中就会出现学生不同方式向小鸟打招呼,有的……有的……有的……向老师问候的画面,以及敬礼的样子。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明确: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安静”二字,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感受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

3)阅读方法解密:边读边想象画面

4)拓展: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树下是怎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的,并选择其中一项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会儿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会儿像是在小溪边喝水、梳理羽毛…… 一只只小孔雀美丽极了。

①小组讨论

②组内推选优秀代表发言

③教师点评

5.课文主旨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6.写作方法:学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1)举例: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2)练一练:

照第1自然段的样子,用上“有…有…有…还有…”写一个排比句。

三、本课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的情景,让我们体会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之情。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课间十分钟》《民族团结之歌》

五、布置作业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