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共同谋划,一起努力

  发布者:石艳彬    所属单位:东宁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9-12-05    浏览数( -) 【举报】

在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经常组织、参与一些集体备课。在活动中,总有些不对劲的感觉,但又说不清是什么。直到这一次,我终于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

这次,我们要准备一堂研究课。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成立了一个备课小组。备课小组成员都是由校教学骨干组成。看着这些个精兵强将组成的小组,我笑了:嘿嘿,这次可是胜券在握喽!

备课方案整理好了,小组成员长长舒了口气,笑了。

可第二天上课情况并不乐观,“预案执行得挺顺利,但不知怎么回事,课堂上一点感觉也没有。”执教的老师如此说。我们的这次集体备课失败了。

如此的“强强联手”为何会遭遇失败?我们究竟败在什么地方?

“……快帮我整理出一份备课方案吧!”这是执教老师集体备课中的一次发言.这也是教师在求教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很显然.他们渴求集体备课给自己的是一套现成的、可操作的方案。那么,把形成一套可执行的备课方案作为集体备课的追求目标科学吗?首先,集众人智慧形成的这份备课设计可能是优秀的.但不一定是适合你的。因为各人的知识背景不一样,说话的风格也不一样。其次,如此速成的预案虽集众人智慧于一体。却未经当事人内化。备课过程中他在边听边忙着记就是最好的说明。如此用他人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可能就是执教老师“上课找不到感觉”的原因所在。在对智慧拼盘似的备课方案进行分析之后,不难发现,把集体备课的定位定在形成一套预案上,正是本次集体备课的致命伤。如此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进行如下思考:

一、集体备课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集体备课应该是促进当事人打开思维通道的一种大信息量交流。这里的信息并不一定是自己准备如何教,完全可以是各自对教材的感受,甚至是质疑;这里的信息并不一定都是成熟的、面面俱到的思考,完全可以就某一点提出自的见解。回眸本案例,讨论备课设计时的东扯西拉正是本次集体备课的精华。表面看,这些信息不能直接拿来为教学所用,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会从中捕捉到另外一种深层次信息。  


二、集体备课中当事人和帮助人的角色怎样定位?

从“精英组合让执教老师吃了定心丸.他一点也不着急”这里看出:当事人把希望寄托别人身上,而忽视了自己,把参与者的角色降为被动接受者,眼里只有“智慧成品”——备课方案,而忽略了可以促使自己生成智慧的各种信息。对帮助人来说,最能显现帮助成果的也是备课方案,因此大家“开始全心全意帮他逐个环节地设计备课方案,连过渡语都没忘帮他设计”。就这样,集体备课中的角色错位了。

其实,作为当事人,必须明白:救世主是自己,不是别人,不要产生依赖思想。作为当事人,要有的是一个睿智、清醒、冷静的头脑,要善于从他人的言谈中找寻灵感,从众多的信息中筛选自己所需要的;作为当事人,应将集体备课中的解读教材的过程迁移到教学中。回眸好的集体备课,就是一个集体解读教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为相互启发,大家的认识由浅入深。

作为帮助人,应该承认:你不是救世主。你能做的或需做的只是提供一些信息和摆明自己的某种想法,不能用包办代替帮助,即使是提醒也要尊重当事人个人状况,不能将自己的优势强加给别人。一句话,给当事人留些自己思考的时间和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闭。


三、集体备课应该在什么背景下进行?

既然集体备课交流、碰撞,就应该在各人都储蓄对话“资本”这背景下进行;既然当事人是集体备课中的主角,当事人就要作一定的思考准备。只有有一定的思考储备,才不会被别人的思考结果左右。可那回,该老师一拿到执教内容后,就参加到集体备课中,根本就没时间去细细琢磨教材,脑子完全处于真空状态,结果只是毫无自己的接受。拿着别人的东西,怎能上出自己的风格,课中怎能游刃有余,让课达到随处生景的境界? 当事人在集体备课前一定要经过思考.集体备课中一定得有自己的思想;帮助人一定得有帮助的底线。

以上这些是这次失败的集体备课教会我的。如何有效集体备课,需要大家的共同谋划,一起努力。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都有一份心,都有一份情,我们的集体备课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