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作文指导课《我喜欢的地方》

  发布者:李伟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新华小学    发布时间:2019-12-13    浏览数( -) 【举报】

作文指导课《我喜欢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景物

2、能够抓住景物特点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3、能够采用列数字或打比方、作比较等写法把景物描述具体。

教学重、难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

自己喜欢的地方的景物照片或有关介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本单元,我们跟随课文一起去浏览了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欣赏了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目睹了沟桥姿态各异的狮子,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生活中你一定也去过不少地方吧,今天我们就要动笔把你去过的最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板书课题)

二、新授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0页,自读教材,读之前先看一下自学提示

(1、仔细读第一段,边读边想:本次习作让我们写什么?     用画出来

  2、认真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本次习和应该怎么写,试着用序号标出写作要求。)

师:指名读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学提示读一读90页的内容。

师:指名汇报。本次习作让我们写什么?(板书:习作内容:一处去过的喜欢的地方)

师:可以是哪些地方呢?(可以是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城市美景、知名建筑物、名胜古迹、各种场馆、游乐园……)

师:你准备向大家介绍什么地方?(2-3名)

师:下面谁来汇报第二个问题,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板书:习作要求:1、要一定顺序去写。

                  2景物特点,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适当抒发自己的情感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习作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谁来说说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都学过哪些顺序?

结构顺序:《长城》分—总、《莫高窟》总—分—总,从概括到具体

观察顺序:《长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游览顺序:随着你的脚步所至描写见到的景物。

另外还有时间顺序:春夏秋冬、一天)

师:本次习作我们特别注意两种顺序,一个是结构顺序,一个是观察顺序,本次习作你想采用哪种结构顺序呢?

师:接下来,我们以“总—分—总”的结构顺序为例,看看我们在开头可以总写什么(景物的位置、周围的环境、景物总体特点)

师:指名介绍的景物概况

师: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开头就抒发对景物的情感。

师:分写什么景物本身)具体怎么写我们会在第二个习作要求里讲。

师:结尾总写什么(对景物的总体印象、抒发情感、游览的收获

师:在分写时,也就是写景物本身时同学们要注意写清观察或游览的顺序,谁来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顺序来写?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习作要求抓住景物特点,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指的是它不同于别处的地方)

师:本单元我们学过的景物《长城》的特点是什么,(长、雄伟、高大坚固)《莫高窟》的呢?(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壁画内容丰富多彩;藏经洞文物众多《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景物不同,特点也就不同,要选择和抓住景物的奇特之处来写。

师:拿出你准备好的图片或照片,思考这处景物有什么特点?想好了可以用下面的句式告诉给大家。“(地方名称)可供观赏的景物很多:有…的…,有…的…,还有…的…”“这里的景色真美,小草…,…;花儿…,…;石雕群像…,…(可换成自己要写的景物内容)

师:先在小组内说一一说,再个别汇报

师:世上的景与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具特点。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写出这些特点呢?()具体描写景物(看到的:颜色、大小、姿态、变化全过程;听到的、想到的: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可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玩到的;感受到的;

师:在写这些特点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写作方法,如我们学过的各种修辞手法,它们不仅能使景物更加生动,也是文章具体的法宝,如《莫高窟》第二、三自然段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彩塑和壁画丰富多彩,还有一些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写法把景物描述具体。如本单元课文中的用到列数字或打比方的方法把长城长、洞窟众多的特点写具体了,

师:下面来看第三个习作要求,在文章中如何抒发感情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语句(课件出示)我们发现抒发情感就是表达你对景物的(喜爱、赞美、评价、愿望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确定景物的特点写一个片断

(指名汇报)

师:同学们写得很精彩,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景物带给我们的美与愉悦,请同学们课后把文章写完整比比谁的文章能让大家产生游览一番的欲望这节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怎样写景

  世上的景与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具特点。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观察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狂风吹乱的竹林。突然一声雷鸣,顷刻间大雨如注,竹叶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融入了竹的海洋。文与可彻底了解了竹子,就画出了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那么,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地方都要细致观察。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二要善于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三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有一则寓言:一天,五种器官相互争吵起来。“眼睛”瞪得圆圆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不服气地说:“少了我,你们啥也听不见!”“鼻子”哼了一声:“要是没了我,你们能闻见花的芳香吗?”“舌头”伸得长长地说:“嘻!如果不是我,你们能尝到美味佳肴吗?”“身体”在一旁发起抖来。“眼睛”好奇地问:“你怎么啦?”“身体”说:“听你们这样争吵,我浑身冷飕飕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要是我们互不相让,各自离散,那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的确,借助“五官”,才能更好地描绘景物的特点。

描写景物,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作者如同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

常见的表现手段有如下三种。

一、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通过比喻,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不过话又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有位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例如“原野上的小草,换上青翠的衣服”,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绘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更有魅力。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待一会儿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动”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知道了,知道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动静结合,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三、用传说状物绘景

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可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