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力的合成

  发布者:杨国庆    所属单位:穆棱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9-12-14    浏览数( -) 【举报】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   4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穆棱市第一中学杨国庆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已学习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学习了力的图示和三种基本性质力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些都对本节内容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研究多个力的合力问题,它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依据等效思想给出合力与分力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推理归纳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使学生对矢量和标量认识得以完善。

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因此,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二.教学素质与情感态度

物理观念: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掌握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科学思维:能对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获得结论并作出解释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

1)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尤其是合力的大小随两个分力之间夹角变化的关系.

2)按效果分解时如何确定两分力的方向

四.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套(两根)、弹簧秤(两只)、三角板、铅笔;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一位同学提起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下面同学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同学一起提起水桶,请同学们一起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

学生活动:观看两位同学的操作,同时考虑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列举实际例子: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进、抗洪救灾中解放军搬沙袋、打夯等。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同学找出这些例子的共性,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领会合力、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2、新课讲授

1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两位女同学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与男同学一个力的单独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吗?[来源:Zxxk.Com]

两个女生的作用效果与一个男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力是可以等效的。许多这样的实例就表现在我们身边,稍微留心便会发现。[来源:Z.xx.k.Com]

1. 分力和合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另外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另外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来源:++Z+X+X+K]

2.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图中F就是F1F2的合力F1 F2就是F的分力。求F1F2两个力的合力F的过程,就叫做二力的合成。[来源:Zxxk.Com]

2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1)同向相加

大小F =F1+F2,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 

2)反向相减

 大小F =|F1-F2|,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量角器、刻度尺、图钉(几个)。

设计实验

怎样设计才能使合力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且既比较准、又比较容易呢?

如图3.4-3甲,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的长度为GE。在图3.4-3乙中,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受到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处于O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撤去F1F2,改用一个力 F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它处于O点(图3.4-3丙)。力F单独作用,与 F1F2 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都能使小圆环保持静止,由于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同,即橡皮条对小圆环的拉力相同,所以F等于F1F2的合力。

1.由纸上O点出发,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拉力F1F2F(三个力的方向沿着各自拉线的方向,三个力的大小由弹簧测力计读出)。

2. 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关系?我们用虚线把拉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F1F2的箭头端连接,能看到所围成的形状像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图3.4-3 丁),但这只是猜想。

3.用作图工具进行检验,并改变拉力F1 F2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上述实验,检验所围成的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注意事项:

使用时弹簧秤先校零,与板面平行.   

在满足合力不超过弹簧秤量程及橡皮条形变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以减小误差.

画力的图示时,应选定恰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得大一些,但也不要太大而画出纸外.要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合力.

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具体应用方法有两种:

图解法: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从力的作用点作两个共点力的图示,然后以F1F2为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即为合力的大小,对角线的方向即为合力的方向.

用直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依据力的标度折算出合力的大小,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其中一个力之间的夹角θ.如图所示,图中F1=50NF2=40N,合力F=80N .

 

2)两个以上共点力的合成: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计算法

先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然后依据数学公式(如余弦定理)算出对角线所表示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当两个力互相垂直时,有: 

[来源:学科网ZXXK]

六.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但在实验中,学生探究到的合力和分力之间的关系可能只是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甚至是一些其他图形。请学生分析造成的原因,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附件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