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燃烧和灭火

  发布者:鲍金玲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四中学区    发布时间:2019-12-17    浏览数( -) 【举报】

一、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例题1】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略)探究燃烧的条件。分析实验,请帮小明将下表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燃烧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物质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

实验2


玻璃杯内蜡烛逐渐变小并熄灭

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


 

【解析】此题是以燃烧的条件为题材设计的一道探究性试题。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一般采用对比实验来进行,解题时应结合图示及实验报告中给出的信息,从对比实验中分析得出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案】

 

实验1


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


实验2

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燃烧需要氧气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即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可灭火。具体的灭火方法和措施举例如下: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

 

如液化气、煤气起火,首先要及时关闭阀门,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扑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如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能灭火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灭火器喷出的大量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

 

3)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如用水、二氧化碳液体等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值得注意的是着火点是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灭火时只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例题2】(1)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使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请你根据所学过的知识解释其为什么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写出干粉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灭火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即可。二氧化碳常温下为气态,当液态的二氧化碳喷出时,必然会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并汽化,所以有降温作用。同时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覆盖在燃烧物上,起着隔绝空气的作用。

 

【答案】(1)液态二氧化碳易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能降温;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覆盖在燃烧物质上,故能隔绝空气。

 

2)隔绝空气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例题3】右图所示的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大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小塑料筒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解析】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在加热或点燃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易发生爆炸的物质有: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汽油、酒精、面粉尘、煤粉尘、棉纱尘……

 

在有上述可燃物的场所,如煤矿的矿井、油库、纺织厂、面粉加工厂等,应严禁明火,并注意经常通风换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应张帖有“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的字样或图标。

 

【答案】使面粉充满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①②严禁烟火(或保持通风)

 

【例题4】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开灯,将煤气开关关闭

B.开灯,寻找泄漏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

D.向室内喷水,使煤气溶解在水中,防止其燃烧

 

【解析】煤气是一种有毒并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当发生煤气泄漏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此时不能使用任何电器,不能开灯,因为产生的电火花会点燃室内可燃性的混合气体而发生爆炸。

 

【答案】C

 

  基础检测

 

1.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

 

C.白磷着火用沙土盖灭

 

D.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后用湿棉被盖灭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洞探险,须做灯火实验

 

B.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须严禁烟火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须检验纯度

 

3.燃着的火柴梗火焰一端在上竖直放置,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火柴梗未燃烧部分的(  )

 

A.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着火点高

 

C.着火点低     D.接触氧气少

 

4.某次战争期间,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

 

A.设法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 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5.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室内遇火灾,坚持守侯在室内,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要马上打开门窗

 

C.所处烟雾较浓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6.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①     ②     ③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小明同学用一块棉手帕,放在盛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的烧杯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棉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棉手帕完好无损。结合所需所学知识,分析实验中“火焰熄灭,棉手帕无损”的原因。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