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牛和鹅第二课时

  发布者:王浩    所属单位:五林镇中心校    发布时间:2019-12-24    浏览数( -) 【举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个布娃娃,请学生从座位上观察,然后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是布娃娃的哪一面。学生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回答问题。

2、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几位同学观察的结果却不同呢?

3、学生回答: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图案也不同。


师:是啊,同样的一个物体,同样的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4、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两幅图片,(课件出示牛和鹅的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称赞的是牛默默奉献的精神。而唐代著名的诗人骆宾王笔下的《咏鹅》通过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更是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那么在你的印象中,你又是怎样看待牛和鹅的?


  5、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牛和鹅》这篇课文,看看你会从这篇课文得到什么启发。板书课题


二、整体回顾,学生质疑。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一说。(我原来十分怕鹅,看见鹅就躲得远远的,后来又一次在金奎叔的帮助下,我再也不怕鹅了。)


  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注意全面和简洁,这两点你都做得非常好。

2、根据主要内容,学生质疑。


过渡:根据刚才概括的主要内容,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我原来为什么怕鹅?后来又为什么不怕了?他怎样怕鹅?)


师:问题提得真好!下面咱们就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请同学们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在书上用不同的线条画出相关的语句,对于一些重点的词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并作好批注,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自读课文

2、汇报交流。


(1)我原来为什么怕鹅? 指名说(生: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2)是的,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这个认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请同学们看小资料 “牛和鹅的眼睛”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驯良、温顺。而鹅则相反,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所以鹅不怕人,常常主动去啄人,企图吓唬人。


(3)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默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生读,师巡)


 (4)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们看到牛,一点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用破腕片去刮它的皮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


  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我不怕牛,请同学们找出来,这些词都是动词,这些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牛的不害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灵活使用动词,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鲜活。


你又从哪些句子看出我怕鹅?(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可是当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师;从“远远的”“绕个大圈子”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一个小孩心中鹅是多么的可怕!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认真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3. 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鹅,我是怎么做的?


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课件出示)


师;作者是怎样的走过去?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悄悄的躲开鹅的视线,可躲过这一劫了吗?没想到的是……


(课件出示)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请同学们找出句子中的动词,通过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此时的鹅是多么胆大妄为,神气十足啊。)你能把这些动作以及神态表演出来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这位鹅老爷的威风。一人读,一人演。


师:继续来看看我的表现吧!请用波浪线画出我的表现。


(课件出示)


  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如果你就是这个可怜的人,你会怎么办?(我会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我要被鹅咬死了!)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我此时的表现。(失魂落魄,胆战心惊)带着这种感受进入角色再来读一读课文。要读出着急害怕的语气。师范读,指名读

    4.小结:从这一系列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我实在是太害怕鹅了,怕的是胆战心惊,怕的是魂飞魄散。后来我却不怕了,这都原于谁?(金奎叔)


   5.

我们害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金奎叔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老雄鹅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名回答:“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老雄鹅此时的表现

。(落荒而逃

狼狈而逃) 你能读出鹅的害怕吗?自己练习读读,谁想读给大家听听?我们一起读读。


  6.

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过这件事,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读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7.谁来说一说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对鹅,也不再怕它。


  8.

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它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它强!这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谁来说说?(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四、拓展思维:

    1.我们知道的故事中,有没有像这样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导致处理问题的结果不同的例子?(如,《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中对河水深浅这个问题的看法。)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回答)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五、小练笔; 笔下生花——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大受启发吧!请你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下来。


六、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配乐)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以后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的时候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想一想,然后找到一个最正确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处理问题,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七.作业设计: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老师还想给你推荐一篇文章,就是《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请你在课后读一读


课外资料:
                      牛和鹅的眼睛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驯良、温顺。而鹅则相反,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所以鹅不怕人,常常主动去啄人,企图吓唬人。然而适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脚。




               
牛鹅换眼

  远古时候,神农炎帝教会众人耕地种五谷之后,人们就不只单靠渔猎过活了。大家用石锄、石犁耕地种谷,用石刀、石斧砍柴割稻。人人下地耕耘,辛勤劳动。

  有一天,玉皇大帝派观音娘娘到下界察访民情。观音娘娘来到下界,见人们都在地里劳作,有的人用石锄掘土,有的人拉着石犁犁地,有的人拿着石刀割草,十分辛苦。于是回天宫奏明玉帝,说人们个个在地里劳动,极为艰辛,请求将天上的牛、羊、猪、狗、鸡、鹅、鸭等放到下界给人们使用。让牛帮人耕地,羊帮人踩土,猪帮人拱泥,狗帮人看门,鸡给人叫更,鹅帮人割草,鸭帮人耘地。玉帝闻奏,表示赞同,遂命观音娘把这些禽畜带到下界给人使用。

  人得到这些禽畜帮忙,很是欢喜,立即按照观音娘的指教,赶着牛羊猪鹅鸭等到田里耕耘。谁知因牛的瞳孔生得很大,把人看成—点小东西,被人牵着乱转,觉得太不应该。当下便转过头来用角把人抵撞得头破肚裂。自此开始,牛见人就用角抵。而鹅的瞳孔则生得太小,把人看成一种极高大的怪物,一见人,就吓得遍身发抖,不敢走动。

  人对这两种禽畜全无办法,只好把这苦衷去向观音娘娘诉说,求她为人们分忧解难。观音娘娘得知这一情况,当即施展神通,把牛和鹅的眼珠转换过来。牛换上鹅的眼珠后,把人看成是很大的巨物,从此就服服帖帖地由人支使,就连小孩子牵着它的,它也驯驯服服。而鹅换上牛的眼珠后,则把什么东西都看小了,因此无论比它大十倍百倍的人或畜走过它身边时,它都要伸着脖子啄咬一下。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