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集体备课 > 正文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发布者:孙玉霞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    发布时间:2020-02-27    浏览数( -) 【举报】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就学流程:

一、 导入:

二、 梳理文章内容

1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日子需要“度”,什么样的日子不需要“度”

2. “哲人”如何看待生命?“我”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可以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那些哲人为什么要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

3. 面对生命的短暂和有限,我的态度如何?(毫不惋惜)为什么?

4. “我”是如何解决生命短暂的问题的?

三、 深入理解文章

1. 如何理解“哲人”看待生命的态度?(引入当时的背景及人类命运的苦难,欧洲征战的苦难,黑死病,百年战争)

2. 在作者看来,生命中客观经历的好坏能否作为决定是“度日”还是品味的标准。(如苏轼的经历)

3. 引入塞涅卡的话的作用?(对比)

4. 如何理解“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死亡是一定的,只有活得充实,才能印证生命的价值,才能避免死亡的虚无)

5. “因为生活乐趣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这里面“关心的”应该是生活的什么?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关心生活的细节,品味生活的美。提高生活的质量,有品位的日子,香菱学诗)

6. 我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想有效的利用。如何增加生命的分量,如何才算是有效的利用?

(魏晋时候人们对生命的态度)

四、 启发

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发?写作文。


集体备课

最新集体备课

热评集体备课

热门集体备课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