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浅谈初中历史合作探究性教学方法

发布者:梁兵     发布时间:2019-12-03 浏览数( 0) 【举报】

浅谈初中历史合作探究性教学方法

一、初中历史合作探究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探究性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

在平常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所设计的探究性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没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问题设计得过深或过浅。我曾听过这样一节历史公开课,课堂上师生互动很是热闹,给人的整体感觉很不错,调查发现学生对这节历史课也很满意,可是随后的测试表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掌握这节课的基础知识。这个结果让人感到意外:为什么热闹的课堂并没有带来好的学习效果?其实那节课的症结是:教师所设计的多数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的价值,如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探究,问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学生边看书边抢答,无需进行深入思考,因而在学生的大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2.讨论过程中重形式轻主体

讨论是课堂生活常态,小组学习或者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我们教师对讨论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并不陌生,但是经过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看似热闹的形式下,掩盖的是空洞的教学内容。一般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于是,学生便迅速地交头接耳,几分钟过后,教师说停教室顿时鸦雀无声,然后教师叫各组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实际上是公布所谓的正确答案)。这样的讨论或合作学习,其实就是流于形式,绝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看起来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其实学生的思维却是冷却的。所谓的交流合作成果,也不过是几个好学生在表现他们的口才而已,属于典型的“课堂秀”。

3.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过于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却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往往在提出问题后就撒手不管了,致使学生感到手足无措;有的教师没有适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或者探究的过程中常常过早介入,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地探究,使学生失去了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只不过是形式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历史课堂中出现的以上几种问题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要求,是无效的、低效的课堂教学。那么,历史教师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二、初中历史合作探究性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要实现有效探究学习,就要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

开展合作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条件是选题或学习的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探究的问题要新颖,否则就缺乏探究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就是说,探究教学中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必须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问题之间要环环紧扣的。所以,在设计问题之前,要考虑到所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所设计的探究性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问题设计也不宜过深,否则就会因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而造成学生无从下手、徒劳无功。

2.讨论或合作学习要注重实质,真正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格局,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是并非只要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表演,就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讨论或合作学习当中来,教师不能只重视形式,需要讨论或合作的环节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参与率,而不是少数优等生代表集体进行讨论或合作。当然,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程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只有较复杂、可以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内容,才需要采取讨论或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有选择合适的内容,创设一种“需要合作”的学习情境,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在合作前,应先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有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流。教师还应该设法将合作任务放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3.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有效地进行引导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这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角色的转换。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因此,在课堂设计中,教师要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路线,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不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变为让学生“自由发展”,应该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点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师生交流,学生领会内化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会学。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对目标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而不是让学生毫无目标地自由讨论,否则会出现无序而无效的课堂。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探究问题确定之后,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寻求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同时注意指导要适度并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保证学生有效探究的进行。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真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