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发布者:梁兵     发布时间:2019-12-03 浏览数( 0) 【举报】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教师要具备的良好素质

(一)用知识的魅力感染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是为了学,教要促进学,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师的工作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师生间的教学过程最初是从情感交流开始的,很多学生是爱屋及乌,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进而喜欢这个学科的。所以教师要在平时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一直以来,历史教师仅通过黑板、粉笔和教学挂图进行历史教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教学手段逐渐走进了学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枯燥、抽象的知识,通过声音、影像、视频等展现出来,使学生收到生动直观的听觉、视觉体验,将知识化繁为简,容易接受,方便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以及记忆,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技术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

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显示,学生的想象思维、记忆能力等都与情感收到的刺激有关。所以,在历史的实际教学活动中,讲授历史事件、人物传记时,可以适时加入一些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教师不必刻意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反而更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例如在讲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介绍我们华夏民族灿烂的文明历史以及为世界的发展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通过这样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来组建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例如课前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时,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抢答教师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另外,在教材中有“编历史小故事”这个活动,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课后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之后整理、编写,课堂上再派小组代表在进行发言。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五、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用正确的方法,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即所谓的“善得其法,事半功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教师要针对各个历史背景、线索,从不同的方位、角度巧妙的设计各种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有的同学会回答说是“萨拉热窝事件”,这时教师要继续追问:“一次枪杀行动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大战,这样严重的后果产生吗?”学生也会对自己的回答产生疑问,之后教师再带领同学总结,是帝国主义在瓜分世界时出现了利益纷争,进而矛盾激化,最终酿成大战的爆发。这样学生的思路就会跟着教师的提问走,注意力也不容易分散。另外,由于教材的有些内容概括性强、比较抽象,教师如果只是按照书本的内容教学,必然会使学生感到生涩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增加一些课外的名人趣事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六、总结

我国的素质教育进行了十余年之久,但效果欠佳,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真正践行新课标改革。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激发学生的潜能等。教师要根据历史教材,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成为全面发展、有素质的学生。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