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问题意识的培养

发布者:王金彬     发布时间:2019-12-11 浏览数( 0) 【举报】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着眼于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提高上的,它包含了学生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学生产生问题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对自主探究的刺激促进作用;问题产生的合理性和是否有价值;问题产生以后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个问题解决以后如何产生新问题等等很多复杂的方面。

现在大多数科学课堂上学生都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去思考。这样两者都累,教师累在设计问题上,学生累在要千方百计去揣摩教师的意图。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时必定有自己的标准答案,所以在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时对与自己答案相差较远的往往不大理会,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便很少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思维的火花就不会产生。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想办法去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提供给他们所需材料,让他们去自行探究,在适当时候,引导一下就可以了。  

1、选择熟悉材料,激发问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运动与摩擦力》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课题说说想知道什么?结果学生争先恐后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生活中有那些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和那些因素有关呢?摩擦力有哪些作用?摩擦力有危害吗?如果没有摩擦力,将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呢?等等。学生对于运动与摩擦力并不陌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对于没有价值或无法探究的问题不必急于否定,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出来,他们就会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由此产生一种满足感。然后再指导他们进行筛选,哪些问题值得探究,可以探究,哪些问题课堂上解决不了,以后慢慢探究。  

2、“问问”相扣  往往我们一节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有些问题根本无法或来不及在课堂上研究解决,更有一些问题常常是在一个问题解决之后才会产生,有些问题往往在实践后产生的。因此,在一节课的尾声,教师应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发表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到课外去自行探究;也可要求学生针对课堂知识到课外去自行实践探究。例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最后我们就势可以问:盐可以溶解在水里,那么它可不可以从水里分离出来呢?……问题意识的培养只有不停的在体验当中去发现新的问题,去探究新的问题,而不应满足于已知的问题;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把来不及探究的问题带到课后去。这样,在学生的大脑中新的问题才会永无止境、层出不穷的。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