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巧用语言艺术评价 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益

发布者:谢春军     发布时间:2020-02-18 浏览数( 0) 【举报】

巧用语言艺术评价 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益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审美能力的发展,还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第一要素。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交流思想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中连接学生和教师的纽带,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教学语言既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与普通中学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中职课堂的教学语言亦自成一家,别有特色。中职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语言幽默风趣、平等尊重、通俗易懂,对学生有激励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职;语言艺术

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尤其在中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节课课的兴趣,所以,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研究教学语言运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从中职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中国古代的教学论著《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讲课的教师,讲起来娓娓动听,引人人胜,不善于讲课的教师,则是平淡无味,使人昏昏欲睡。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先过语言艺术这一关。

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完美的语言培养人才的技能和技巧,是对教师在教育劳动中注重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创新,以追求更加完美的教育方式。教学语言艺术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凭借着语言艺术来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是否正确生动,是否具有感染力、号召力、震撼力,这些都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生智能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总之,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应聘教师岗位的人员,了解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关键一环。

研究资料表明,课堂纪律的好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成绩的优劣,以至于学生的成长,这些都和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语言的魅力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启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理解掌握老师讲授和学习的内容。学生在教师准确,鲜明生动的教学语言的指导下,有助于他们开动脑筋,综合分析理解、掌握所学习的内容,使自己得到思维训练的机会,促使他们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教学语言艺术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取代的。教学课堂都是无法离开教学语言艺术的,无论是传统的课堂,还是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授及引导,只不过传统的课堂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是教师在讲述,而在一些非正规的课堂中,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应用增多,学生活动的自由度较大,但言语活动仍占绝大多数,教学语言艺术也是这类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堂好的政治课需要多种教学艺术的综合运用。比如:语言艺术、提问艺术、组织教学艺术等等。而语言艺术是最基础的,它几乎贯穿在各种教学艺术当中。掌握并优化教学语言艺术,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充满热情,会直接决定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教师精神饱满,生动激昂的语言,犹如有力的钟锤,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之钟,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思维活动和参与意识调节到最佳境况,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有利的条件。

语言是流动的思维。语言的传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本身,还有语言的“思维”。当教师的语言中既包含着一定“份额”的已知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未知东西时,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那种稳定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教师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传授,用已知启发未知,对一些稍微有些难度的新问题,教师要采取迂回启发的形式让孩子们思考,这样往往比表面上的肤浅的解释显得更自然、更贴切。

课堂教学无论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还是陶冶学生的品德。主要都是通过师生双方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来实现的。教师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的高低与质量的好坏。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地呈正相关关系,而教师讲解得含糊不清、语无伦次则与课堂教学效果呈负相关。教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魅力性并善于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就能使学生爱听,乐听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言而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不可忽视的。

(二)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能够反映出教师思维能力的高低。叔本华的说过“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常常我们的思考会因词汇的选择或遗忘而被迫中断、很显然的是我们的思考力严重依赖于我们的词汇量与组词能力、在现有词汇难于正确表达某个意思时我们往往会自行造词,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可以探知教师是如何进行思维,如何思考问题的,通过学习教师的思维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学会多角度多视角思维,打破固定思维模式,直观描述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到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论概括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到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的语言观点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教师机智幽默的语言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的语言材料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等等。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职能,不只在于把知识和道理传授给学生,而在传授的过程中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任务。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之芽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创造之花的秋霜。具有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语言,或巧置矛盾,适时点拨;或迂问曲答,引而不发;或欲露先藏,曲径通幽;或故设迷津,暗中指点等等。总是能有效地诱导激发学生积极创造,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的完成任务,避免被动的接受。

(三)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师者,人之模范”。在学校中,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习的范型。尤其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一词一句,一腔一调,学生都非常敏感,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的语言在客观上都在起示范作用。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优美就能给学生以熏陶,对学生潜移默化,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正。

结语

若是教师教学语言杂乱无章、含糊不清甚至词不达意,就会给学生学习语言带来消极的影响。长期接受这样的老师的教育,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