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因材施教

发布者:高越     发布时间:2020-02-23 浏览数( 0) 【举报】

  • 1.根据学生的性格进行教学

孔子把人的性格分成三类:狂者、狷者和中行。这里的狂者,相当于现在心理学所讲的性格外倾型的人,狷者相当于内倾型的人,中行则相当于中间型性格的人。他并且还针对此三种类型,有区别地进行教育。正如明代王守仁所分析:“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知识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的?”可以说是孔子那种教育方法的一个总结。

  • 2.因人制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发展良好行为,改正不良行为,即所谓“长善而救其失”,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对于他们的优点,给与表彰,力求发扬,对于他们的缺点予以批评,力求克服。例如,孔子通过观察发现颜回勤奋好学,自觉性高,就经常表扬他,如说“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等等;又如发现子路好勇,易轻举妄动,就指出“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把义看得最为重要。有勇而无义的君子,便会作乱;有勇而无义的小人,便会为盗。因此,子路你想成为君子,单靠勇敢有什么用呢?

  • 3.针锋相对,利用矛盾,培养良好品质

每一种品质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如勇敢的品质总有怯弱的品质与之相对应,勤劳的品质有懒惰的品质与之相对应等。所以教师在了解学生所具备的某种品质之后,就可李运通与此品质相矛盾、相对立的品质,去发扬它、维持它或克服它。

  • 4.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促进发展

在教育工作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后,应当根据各自的特点,及时加以引导,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者,但只看蒙者时之所及则导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教师还必须善于发现学生变化的转折点,及时进行教育,“当其司,乘其同而施之”。任何不适时的教育,都收效甚微,有时反而会出现与教育目的相反的结果。

  • 5.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教师在教育中实施因材施教时,不能包办代替,而应当把因材施教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只有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材施教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从孔子的言论与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点。例如,他曾向门生指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一个人要具备仁人的品质,关键不在别人,而在于自己,如果你想要努力使自己向仁义方面发展,那你就能具备这一品质。在孔子的这种教育下,他的学生几乎人人都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