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关于如何适应新课改理念下新式的一点想法

发布者:肖楠     发布时间:2020-02-28 浏览数( 0) 【举报】

新课改实施了好多年了,许多地区许多学校都通过自身的钻研和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探索出自己独特的教与学模式。我也认为这是跟上新时代教学步伐所必须的转型,但就我个人和身边的同事而言就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如何实施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转型仍然显得比较困难,我大学毕业之后曾在江苏省教学三年,感觉表面上江苏的高中新课改实施的相对广泛和彻底,特别体现在高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案式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应用得也比较普遍,但到了特殊时段,比如面临学业水平测(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主要考4科副科)集中复习的时候基本又回到了灌输式的教学状态,原因也很简单:第一就是时间非常紧,第二各个学校都在比拼优秀率。学业水平测试之后又要抢时间学习选修教材并紧接着进行高考一轮复习,可以说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的课堂上就很难再见到新课改的影子。甚至有些更加优秀的学校,由于生源质量好,传统教学手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当前的高考规则,有着超高的升学率保障,新课改教学变成了只有在同行参观或是上级部门视察的时候才会出现的表演课。在新课改全面实行的大背景下,我回到黑龙江之后也面临着如何实施我们自己的新课改问题,在不断改正提高和调整我的教学方法和方向,以前是如何让听不懂的学生听懂,到现在变成了既要让一部分学生听懂又要让不听课的学生听课,如何实施五中特色高中地理的新式教学让我为难,但我知道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找到出路,下面就是我对新课改教学的一些具体不成熟的思考和见解。
地理是一门包含了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广泛知识的学科。国外的地理学受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我们。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地理学发展得最好,而这三个国家也恰恰是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三个国家,地理学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在我们这里,初中地理曾经不纳入中考成绩,现在虽然加入但仍然要折分算成绩,使得我们的学生初中地理知识非常薄弱,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导致课上一些既定的知识点没办法顺利完成,比如:讲到地球自转时候需要经纬网的相关知识,我们这时再去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就变得十分不现实,学生要是有回家重新复习初中知识的本事也绝对不会考到五中来,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便凸显出来。学生如何学,是教学矛盾的内在原因。因为在新课改教学中首要强调要以学生为本,学生如何学,促使老师不断去思考该如何去教,所以老师的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矛盾的外因。个人认为老师贯彻新课改不能光停留在学案式和学生自主探究式的组织教学形式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找到差异,因材施教
一个班中不同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综合知识和个人智商是有差异的,因此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就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措施(虽然本人水平有限,也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一点)。好学生多鼓励就好,但也要注重观察,我也遇到过不少所谓的“好学生”,提问他们一些重点的地理知识,基本都能说出,但基本全是死记硬背,甚至不明白自己背出的是什么意思。所以具体情况一定要具体分析,视不同学生的素质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一些不学习的差生(不是学不懂,就是不学习)我曾在教学过程中也对存有偏见,觉得他们不影响大家上课就不错了,但后来我也在问自己:是我的知识不足语言空洞导致课堂吸引力还不够?或是我作为地理老师的个人魅力还不够?突然想到了在江苏刚刚参加工作时热情高涨,和学生打成一片甚至让几个年级有名的差生就爱听我的地理课,对此我觉得我们教师有必要进行反思进而适应新课改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尽量缩短师生距离,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但同时也要掌握这种活跃气氛的分寸;可以试着和学生做“朋友”但也要保持老师的“威严”等。当一个班级“好生”和“差生”都产生兴趣之后便可以让学生去带动学生学习。
二、灵活教学、落脚于现实
还要强调地理学习绝对不能理解成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最本质的客观规律和生活经验,这也是新课改理念最终的落脚点。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地理老师还是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找借口说学生比较懒,学习态度不端正,地理是副科不受重视,当然这并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也并不符合新课改教学的理念,又回到了刚才上面谈到过的问题,对于不同素质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不管是所谓的好生还是差生都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有趣并且不爱批评学生的老师,但是要做到学生喜欢的两点确实不太容易,很多时候我个人似乎是太希望学生能够好好学习,批评和期望的话说得过多;想要灌输知识点放弃了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例子。所以我们应该做的还是去不断强化自己,去做能够适应当前学生学的好老师。接着说说我对多媒体教学的看法。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的,对地理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能解决一下画图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和动画会让学生迅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一些大的地理图学生读起来有困难,通多多媒体展示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认为在多媒体教学中也要把握一个度,比如过分依赖多媒体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笔记整理比较少,从而降低了课下复习的质量:亦或是被有趣的图片动画吸引导致课堂秩序变乱。所以在课件制作和使用上还要求我们老师下更多功夫,从而达到适应新课改教学的标准。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