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作文教学建议 作业周期 : 2019-10-21 2019-11-11

所属计划:初中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加强学生习作水平的教学建议

发布者:刘微

作文教学建议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金桂香    所属单位:宁安市朝鲜族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1-05 08:54:18    浏览数( 0 ) 【举报】

这种“习作分块训练模式”,对避免假大空,避免形式主义,提倡言之有物的个性化写作训练,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这三大块,相互渗透,交替进行,在不同的时间各有侧重。这种模式在教学中怎样运用,下面逐一介绍。

一、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是基础,仿写是手段,写作是升华,是再创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如果平时有“破万卷”的阅读积累,写作时就能达到“如有神”的境地。语文大师张志公先生说过:“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人的肚子里不装几百篇文章的。”可见积累对写作有多么大的影响!那么怎么进行阅读积累呢?

1.在熟讀背诵中积累

熟读背诵是阅读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精彩段落或篇章背诵下来。要想获得阅读积累,必须记忆这些感性材料。学生在熟读背诵中积累下规范、精美的语言,在表达时吐出来的才会是“精品”;学生积累了优美的词句,并体验出这些词句在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在表达时,才有可能用词准确,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要想使记诵落到实处,就得在课堂上指名记诵,其他同学借此校勘,使记诵不流于形式。

2.在理解感悟中积累

理解感悟能够有效地促进积累,如学习《桂林山水》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这段用对比手法写出漓江的水与大海、西湖的不同;接着用排比句写了水的静、清、绿;最后描写荡舟漓江的感觉,再要求学生背诵,学生很快就能背诵,同时也积累了这种写作方法。

3.在搜集摘录中积累

搜集资料已成为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如,在教学《春》时,课堂上让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由于网络的普及,学生搜集资料比较方便,几乎搜集到了所有关于“春”的资料:春天的节气、春天的物候、含“春”字的短语、描写春天的优美语句、描写赞美春天的古诗词……学生对资料搜集、介绍的过程,实际也就体现了语言习得、积累的过程。学生利用报刊杂志、网络工具等搜集资料,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广地增加知识储量。

二、分层训练

构思主题可以模仿,但模仿写出的人物要让熟悉的人一眼能看出写的是什么人。这里,创造是目的,模仿只是个学习的过程,不是以教会学生模仿为满足,要不断地从模仿中跳出来,运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把阅读积累下的知识和观察学习到的东西化为自己的,在自己的写作活动中去活用。分层训练的具体做法是:

1.从人物的静态描写开始

取一张人物头像,就以眼保健操示意图中的女孩为例。让学生观察脸部:脸型、脸的质感、肤色、脸上的明显特征;再观察五官,然后把这些组合起来。可以表述为:画面上的小女孩有漂亮的鹅蛋脸、白嫩、带着红晕。这样表达已经很生动了,如果改成“她的肤色像白玫瑰将开未开的花瓣。透着健康的红润。”——比喻加联想的应用,让一个健康美丽的形象跃然纸上。

学生的描写刚开始比较单调,说到脸庞,就写红苹果,熟透的红苹果,秋天的红苹果,千篇一律的红苹果,让红润的脸庞也显得单调。是否能换种说法呢?鼓励学生拓展思维,甚至可以把身边的同学对照着写,如“晨读中的同学在朝霞映照下,脸上细细的绒毛像镀了一层迷人的光彩,精致得像个熟透的大水蜜桃”。

2.人物整体描写+评价或看法

前面已讲过人物描写可分解成外貌描写和动态描写,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评价或看法,就是文章的议论和抒情。在前面训练的基础上,进入作文也就水到渠成。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其实也是记事,人物的活动,人物的性格甚至品质都在事件的变化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训练时,先从一人一事一果一评价入手,把前两个组合模块应用起来,把重点放在有什么感想感受来写,去思考这种感想感受又触动了主人公的什么思想感情。

现实生活中,一人一事一果的作文较少,但把这些练熟之后,可以进入一人多事训练,如,作文《我最喜欢他》,喜欢他什么,为什么,举几个例子,我从中学到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如,写春游的《一路欢歌笑语》,通过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突出同学们放飞后的快乐和感受。文章的点评即议论,不在乎字数但要精彩,鼓励对生活进行思考。多人一事的文章有了眉目之后,可进入多人多事的作文训练中,如,《我的初中生活》《班级趣事》等。

三、创新表达

其实,前面的分块训练已包含了创新。在创新表达中,最常见效果又最明显的就是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三国故事“望梅止渴”就是联想最精彩的运用,因为它调动了人的生活积累,我们作文指导上也能够适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因为我们有了阅读积累,有了观察思考。

1.联想

可以是相似联想,由长城联想到巨龙,它们都巍峨、雄伟、壮观;可以是象征联想,由镜子想到不避讳批评的作风,想到虚心接受批评的人,由茂密的树林想到底下默默支撑的树根;可以是相关联想,由长城想到过去修长城的人和事;可以是相同联想,由眼前的树想到童年嬉戏的树荫,由眼前的花想到那些开在寂寞山野里的花;可以是对比联想,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的日子该多么可怕。

2.想象

可以进行有意想象,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羊群,想到白云是否有家,白云想到哪里去,就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可以做再造想象,由月有阴晴圆缺想到人有悲欢离合;可以做因果想象,图书馆一本残破的书,让我们想起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谁让它破了,它会永远破下去吗;可以做推测想象,由黄河象的骨骼推测它生前的故事。

在平凡中发现非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正如看见落花,不是悯人怨天,而是看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1-05 13:58:20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