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设计一课文言文教案 作业周期 : 2019-10-22 2020-01-22

所属计划:初中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每位老师按照读译赏悟延的环节设计一篇文言文教学设计

发布者:郭雪峰

设计一课文言文教案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隋云涛    所属单位:宁安市海浪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1-12 19:52:00    浏览数( 0 ) 【举报】





《狼》

             

教师寄语: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定向导学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之”“其”“以”)的用法和意义。

2、积累文言词汇。

3、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认识狼的另一面(忠诚、团结、坚持不懈等),让我们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

学法指导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二、自主学习、互动展示、质疑提升

【检查反馈】

形式:爬黑板)内容:听写《马》的生字词

【小组预习展示】

包括导入、学习目标、教师寄语、作者简介、文前提示语、生字词解析

附:

导入大家知道哪些关于狼的成语吗?  从这些成语中大家可以看出狼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狼的出现,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      )是自然界赋予它的本性,而在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      )的成份,这就使它成为人们比对其他猛兽更感兴趣的话题。古今中外,有关狼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也要来欣赏记录在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记录的一个关于狼的故事……

作者名片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曾评价《聊斋志异》: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质疑提升环节

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内容、方式、时间

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

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导学案》。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3、要充分预习,品味重要语句,翻译课文。

4、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把握文章主旨。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 ,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1、对子互学

相互检查自学情况,并给对方评级并签名。2分钟

2、互助学习

共同探讨疑难

3分钟

3共同学习

共同解决疑难,准备精彩展示

3分钟

展示一  初读课文

1、自主学习

1)读准下列字的音。

缀     窘     苫     弛      眈      寐      瞑   

暇     隧     尻     少时    黠     顷刻

2)读准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读出语气、感情

2、小组展示朗读          3、朗读评价

展示二  译读课文

1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对于有分歧或有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

然后课堂提出并解决。

2、答疑解惑。        

  3、各小组代表逐段翻译课文。

展示三  品读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本文分为两个部分,怎样划分?

3)叙事部分:屠户      狼  

屠户      狼  

                屠户      狼

 屠户      狼

4)议论部分

1)文章表达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朗读并背诵。

2)“狼之黠”从哪里看出?除了“黠”之外狼在本文中还有哪些本性?

3)“顷刻两毙”狼是怎样被“毙”的?

(试结合课文语句,分析屠户的动作,心理描写)

4)“止增笑耳”作者仅仅是让我们“笑”吗?还想告诉我们什么?

展示四   深入探究

1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

2、找出课文中描写屠户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注重于

人物的哪方面描写?可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

3、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4、《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展示五  拓展延伸

1、 谈认识: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

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

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

2、 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讲,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
作业

展开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提倡求异思维,可以改变故事的结果。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1-16 10:02:3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