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作业周期 : 2019-10-23 2019-11-20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www.177liuxue.cn 来源:本站陈凤情 发布时间:2013-3-7 14:35:59

 

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

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从事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这几年也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要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撑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

二、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口算册,老师要把这本口算册充分的利用起来,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计时让孩子们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三、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知错的基础一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了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一起来学习,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五、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发布者:乔慧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蒲丽丽    所属单位:海南朝鲜族乡汉族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9-11-14 14:14:03    浏览数( 0 ) 【举报】

                              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理解运算法则,正确地应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运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运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數学学习相当重要的学习目标。而在计算中运算法则的掌握是学生准确、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根本,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的基础。而要掌握法则必须要先理解法则,只有理解了,才能记住;只有理解了,才能应用。但是“记住了”与“理解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记住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了”。例如,有些学生能一字不漏地把运算法则记得烂熟,也能按照法则进行一些计算,但是,他们并不懂得运算法则的本质意义。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理解,并举实例说明。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理解了法则,在以后的运算中就能运用自如。

  二、口算是笔算的基础。重视口算提高计算速度

  提高口算的能力对“四则运算”的学习乃至中学的数学学习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每节课都利用3~5分钟进行口算练习,为了不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我经常变换训练口算的形式。

  1.听算

  听算既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又能培养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教师精心设计好一些口算题,教师报题,学生答题。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轮流回答,看谁的回答既快又准。

  2.视算

  用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口算题,每10道一组。请几位同学进行计算,并用秒表计下算出一组题所用的时间,看谁完成10道题的时间少且准确度高。

  这些形式多样、趣味性的训练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转化为内在动机,可以成为一种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增强,学习自觉性也会大大提高。如果学习缺乏动力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造成学习成绩低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前,教师给学生讲解高斯幼年时创造性地解答“1+2+3+4+……+100”一百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开展对“16+18+20+22+24,1+3+5+……+99”等题的讨论,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对数字特点的分析更为仔细,并能灵活运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越学越有趣味,越学越有劲。

  四、通过题目对比练习。认识提高计算的合理性与灵活性

  为了提高计算能力,一定量的计算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性。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弄题海战术,要精心设计练习,认真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善于抓住学生运算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例如,任何数除以1与1除以任何数(0除外),大多数学生混淆不清,因此,必须抓住这种典型错误,设置对比练习,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在四则混合计算中,例如,3.9-1.9×0.9-0.9,(3.9-1.9)×0.9-0.9,(3.9-1.9)×(0.9-0.9)等相关题目中运算的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为何计算结果不一样?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因为运算顺序改变了,所以结果也变了。因此,在进行四则混合计算时,不要被一些特殊数字所迷惑,不能随意改变运算顺序,培养学生冷静、仔细的思考方法,从而提高计算的能力。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只要我们常抓不懈,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能逐渐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要求。

 


老师评语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设计有新意,层层落实,效果较好

评语时间 :2019-11-25 15:26:43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