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写一篇教学叙事 作业周期 : 2019-10-29 2019-12-18

所属计划: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写一篇教学叙事

发布者:胡刚

写一篇教学叙事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韩玉峰    所属单位:宁安市渤海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18 09:08:48    浏览数( 0 ) 【举报】

管理好一个机房也是不容易的,我也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计算机老师发牢骚,学生经常把计算机搞的乱七八糟,一天到晚来维护这些电脑,他们也为此发愁,寻找一些比较好的计算机还原软件。他们碰到的问题我也很清楚,以前也经常碰到,不过我现在不再为此发愁了,因为我们学校的计算机都有还原精灵软件,不管你在电脑上怎么操作,安装什么软件,删除重要的系统文件,一旦计算机重新启动,一律还原成最初安装时模样,呵呵,从此我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是,最近几天一个新的故障又出现了。一位学生向我报告:“老师,我的电脑显示器上什么都没有显示出来呀?” 我过去一看,典型的“黑屏”现象,有修过几回电脑的老师一定心中有数,十有八九不是显示松了,就是显示器连线没有接好,我心里也是这样想,正要低下身去,检查显示连线,且慢!显示屏一角有些微光线闪过!!再定睛一看,显示器上的指示灯是绿的,不对呀,如果是显示出了问题,应当是指示灯变黄才是,看来显示信号是正常的,转念一想,恍然大悟,原来是被上一节课哪个调皮的学生把显示器上的对比度、亮度一律调节到了,这样整个屏幕仍然有“显示”,只不过显示出来的是一片漆黑就是了,看来自然就和“黑屏”一样了。找到了问题所在,解决的方法就很简单了,把对比度和亮度调成正常就是,熟悉的Windows桌面立即呈现在面前。

我这轻松的一调后,被旁边的学生看到了,这可下完了,被学生发现调显示器的方法,从此机房里的显示器不得安宁。许多学生经常在上课时把显示器调的乱七八糟,歪歪扭扭,从此就和学生开始了显示器争夺之战……

这是一节《申请免费的博客空间》的教学片断:

师:刚才同学们尝试了在新浪网上申请免费的博客空间。我们来回忆一下,操作步骤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接受服务条款。’

    师:你是怎样操作的?

    生:单击“我接受”按钮就可以了。

    师:你能告诉我你接受了什么服务条款吗?

    (不好意思):我没仔细看。

    (微笑):你单击了“我接受”按钮,你就应该知道你接受了什么条款。请大家重新操作一次,仔细地看看你接受条款的内容,好吗?  (学生阅读)

    师:我们单击了“我接受”按钮,除了表示我们同意接受这些服务条款外,还表示在以后的操作中应该照着这些条款的要求去做。老师相信大家都是讲信用的好学生,接受了就一定会做到。

网络的开放性使很多学生将其当成完全自由的世界,对其中庞大的资源向来是想用就用。我这一问“这些文字是我们自己写的吗”,无疑抓住了对学生进行尊重网络知识产权教育的有利契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渗透了信息道德素养教育,比起脱离具体信息行为的泛泛说教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鼠标轻轻一击“我接受”,多么简单的操作!但这一击意味着承诺遵守网络活动的规则。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我巧妙地一问“你知道你接受了什么吗”,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服务条款,了解信息活动的原则和规范。“知”然后才能“行”,学生只有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才能选择符合信息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这对倡导学生道德自律,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有很大的作用。常言道,冷水泡茶慢慢浓。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意识、态度和行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长期的教育过程中,面对信息道德教育的有利契机,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     

在教学《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这一课时,设置密码也是注册电子信箱的重要步骤,学生的练习不可避免地要在教室这个公众场合进行。于是有的学生看着同桌设置密码,有的学生则在一边窃窃私语:xxx的密码是……

在教学《收发电子邮件》一课后,彼此间互相发送电子邮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不断地有学生欣喜地汇报:我收到了×××发给我的邮件。学生你来我往,乐此不疲,但其中间或夹杂着不和谐音:哼,×××发信骂我,我也来……只见有的学生捂嘴偷乐,有的学生露出生气的表情。这是两节信息技术课上的情景。在课上,该掌握的操作技能学生都掌握了,但从学生的某些行为上我意识到这些课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环节。在下一个班的课上,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密码的显示方式为“***”时,我多加一问:你知道为什么把密码都用“***”号显示吗?顺理成章地提出“个人隐私”这个概念,强调一下我们学生应当尊重他人的隐私,不窥视他人的密码输入;而在学生学会发送电子邮件时加一问:什么样的信息是服务条款中提到的虚假和无聊信息?从而对学生提出不发送虚假和无聊信息的要求,告诉他们个人应对自己发出的信息承担责任,这无疑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终极理想,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如此,面对海量的信息技术知识,我们能做的不可能是穷尽其所有,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意识,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