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撰写一篇教学案例。  作业周期 : 2019-10-31 2019-12-31

所属计划: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按照新课程标准,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撰写一篇教学案例。 

发布者:王影

撰写一篇教学案例。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杨娟    所属单位:东宁市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1-22 13:44:08    浏览数( 0 ) 【举报】

利用Word制作多媒体作品《我爱我的家乡——东宁》

教学设计

东宁市第一中学  杨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2节《信息的集成与交流》第2课时。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会艺术字、图片等多媒体素材的插入与编辑,从而完成电子小报《我爱我的家乡——东宁》的制作。本节课是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起始,为了使学生对多媒体作品整体效果有所直观感知,故以一个完整的主题多媒体作品贯穿课堂始终,通过练习和实践,初步完成一个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从而使学生体验创作成就感,增强后续学习动力。 

【学情分析】 

教授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但根据学校地域生源情况,学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本节课内容选择以“我爱我的家乡——东宁”我是小导游为主线,联系生活实际,比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多媒体作品页面组成元素; 

②掌握多媒体素材的插入及其属性的设置; 

③学会小报的设计与制作。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以“我爱我的家乡——东宁”为主题,分析作品页面中文字、图片、艺术字等组成元素的插入与编辑,通过任务分析——实践操作——知识小结的过程,强化和升华知识点,使学生学会不同素材插入及编辑方法,能够模仿构建制作小报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以小导游的身份,制作“我爱我的家乡——东宁”多媒体作品使学生关注、了解、表现家乡美,进而培养学生的家乡情,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4.行为与创新

以“我爱我的家乡——东宁”我是小导游为主线,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家乡情。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文字、图片等素材的插入。 

2.教学难点:图文混排。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网络多功能教室、教学相关素材以及素材的预处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情境引入,播放视频《塞北小江南——东宁宣传片》。

学生互动交流,并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感受家乡景点魅力。

以表现家乡美为情感激发点,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引出课题,激发创作灵感。

探究问题

展示《我爱我的家乡——东宁》 作品,分析页面由哪些元素组成?

欣赏作品,积极回答提问。

通过观看样例作品,使学生感受多媒体作品的表现魅力,萌发制作愿望。帮助学生分析页面组成元素,为下面的学习理清思路。

布置任务

讲解分析制作任务的流程:  

1、插入图片;

2、插入艺术字标题;

3、插入文本框;

4、插入页面边框。

明确课堂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给出任务流程,使学生有计划、有条理的去自主学习,从而完成任务。

任务一:插入图片

1、插入图片;

2、设置背景图片。 

学生完成插入图片及图片的设置。

使学生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

任务二:插入文本框

插入文本框,并设置其样式、颜色、等属性。

探究1:如何插入自选图形。

探究2:如何实现图文混排。

学生根据学件,完成任务。

学生、小组操作研究讨论实现插入自选图形及图文混排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文本框及自选图形的插入与设置;使学生掌握利用图片和文本框版式及叠放次序的调整来实现图文混排;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和探究能力。

任务三:插入艺术字标题

设计艺术字标题,并设置其样式、颜色、字体等属性。

学生根据学件,完成任务。

使学生掌握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

任务四:插入页面边框

插入好看的页面边框。

学生根据主题内容选择合适的页面边框插入。

使学生掌握页面边框的插入与设置。

成果展示 

评价反馈

选取优秀作品,与学生一起欣赏评析。

欣赏同学们的优秀作品。

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并能作出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回顾总结

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与老师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听老师讲解。 

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多媒体作品制作第2课时的教学,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多媒体作品的表现魅力,萌发制作愿望,所以对教学内容的设计,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以表现家乡美为情感激发点,使学生乐意去完成《我爱我的家乡——东宁》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为了使学生能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提供了样例作品的半成品,使学生对多媒体作品整体效果有所直观感知。使学生在完成制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感受家乡的魅力,产生自豪感。  

在本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新课程的“合作、自主和探究”教学理念,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本课多次通过小组内讨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任务要求、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制作的学件及帮助录像形式提供给学生做参考,并提供了作品样例,使自主学习有效开展实现最大化。 

整节课上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比较好。但是,也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如课堂的活跃程度没有预期想象的好。上课前通过小游戏与学生们互动拉近师生距离,但还是没能充分调动学生情绪,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公开课,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看到了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锻炼,我想通过一次次的磨练,我们应该有一次次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用心去教学,多实践,多总结,多反思,多请教,争取更大进步。

 


附件

  • 制作多媒体作品《我爱我的家乡——东宁》.docx 下载 预览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10 14:12:2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