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初中物理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10-31 2019-12-10

所属计划:初中物理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提交一份声现象中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要有自己的特色。

发布者:张静

初中物理研修作业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胡富涛    所属单位:东宁市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1-11 19:28:15    浏览数( 0 ) 【举报】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是一节的实验探究课,它的方法在本章以及在今后的教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能否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就成为这节课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我在教学策略上发生了三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让“课堂充满生活活力”就成为设计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三个教学情景:

一是通过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感悟到声音的美好,并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是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实验得结论——再提问——再猜想——再实验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其中,进行细致研究,并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一些方法。

三是通过演示不同乐器的发声及声音波形,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学习研究的兴趣。

(二)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只能通过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实验才能真正吸收知识,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是不能改变的。因此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设计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体验学习,贯穿于教学始终,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学习目标分析

1.通过体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 

2.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速度的测量。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有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在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 

2.学生对声音较为熟悉,而对其特征、规律缺乏认识。 

3.学生的直观感性思维较好,而对音调、音色等的抽象思维不够。

课前任务设计

一、看教师提前发的教案。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二、听《月光曲》这首曲子的磁带,说出声音的特性。

三、看老师第三节的教学视频,网址:百度云——网盘,学生知道账户和密码。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教    具

钢尺,音叉、乒乓球,、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

课    型

探究课

课   时

1

年级学期

八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知道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4.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5.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重点难点

1.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

2.难点: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者的区别。

知识链接

前面学过的音乐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创设情境,引发心理需求 

1.播放音乐(千差万别的声音)  

2.这些声音有何不同? 

(生):听音乐、描述感受 

二、活动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创设问题,引发表现欲和求知欲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以打鼓为例) 

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 

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 

3.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 

4.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5.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生):首战告捷,获得心理满足 

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并解说:示波器显示声音的强弱 

三、活动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师):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自我发现,追求过程和方法体验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 

1.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2.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梳子,怎样做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声音的高低不同时,梳齿的振动情况有何不同? 

4.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关系? 

5.怎样检验你的猜想? 

(生):感受过程,抽象思维,体验知识发生 

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齿轮敲打塑料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高低、弦乐器的音调 

(生):阅读课本(信息快递),认知概念。 

四、活动3:辨别声音  

(师)(生):(乐器演奏表演、少数学生发音,其余学生闭目静听、识别) 

1.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2.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生):阅读课本:(1)体验声音的另一特征──音色 

(2)感受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3)生活、物理、社会

五、课堂总结


老师评语

有想法

评语时间 :2019-11-14 13:47:14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