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撰写一篇必修教材的教学案例 作业周期 : 2019-11-01 2019-12-01

所属计划:高中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不少于800字

发布者:曹琪

撰写一篇必修教材的教学案例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韩媛媛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提交时间: 2019-12-01 16:00:43    浏览数( 2 ) 【举报】

 《琵琶行》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受,走进白居易的情感世界。

   2.感悟诗歌对琵琶声声的描摹与传写,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

教学重难点:

   学习领会诗歌的传情(沦落人)与状物(无形之音)

教学方法:

   从诗歌两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人手,借鉴比较阅读、音乐欣赏、讨论探究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一、以情导入

    浔阳楼前有一副对联: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干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这副对联写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联内容源自于他的名作《琵琶行》。人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的《琵琶行)已在人们的心中弹奏了一千多年,至今不衰。

    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这是一曲怎样的琵琶乐?司马又为何青衫湿?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就不难明白它为何能响彻千年而不衰。

   二、亮点探究

   ()关于传情(沦落人)

   1.唐代诗歌以同情的态度来描写商人妇并非始于《琵琶行》,李白《长干行》的问世比《琵琶行》早半个多世纪.但未产生像琵琶行)那样的轰动效应。除去对琵琶音乐的描写,《琵琶行》胜在何处?自读两首诗后加以比较。

   [参考]

   《长干行》是以一名女子自述的口吻:抒发了对远出经商丈夫的怀念,而白居易则把自己一个被贬朝臣和一个京城女位相提并沦,并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这是前所未有的。

   2.诗人和琵琶女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对两人的“天涯沦落”白居易所花的笔墨是否均等?找出描述他们遭遇的诗句进行评说。

   [参考]

   白居易不吝笔墨,以整段的篇幅描述了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但对自己命运的描写,却是淡人淡出,只把满腔的愁绪倾泻在琵琶曲和琵琶女的悲凉身世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背衫湿”无需再花大篇幅描述自己受到的不公的待遇,从这眼泪中,我们读到了一个迁谪失意的朝廷官员和一个流寓江湖的歌伎之间的相似之处,感受到了一个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对处于社会最底层歌伎的理解和同情。

   3.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诗人与琵琶女则是素昧平生,两人的情感又是如何产生共鸣的?

   [参考]

   他们的心灵呼应并非空穴来风。诗人是在“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在“终岁不闻丝竹声”的浔阳江头听到了琶琶声,他“寻声暗问”“移船相邀”“干呼万唤”而琵琶女则是“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两人的感情是有隔膜的。而一旦“低眉信手续续弹”,琴弦便成了心弦,自然地流露了“心中无限事”,琵琶女的弹奏与诉说,使诗人积蓄已久的情感变得波澜澎湃。对琵琶声声,他不仅用耳朵听,更用整个心灵去感应,两人虽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失意飘零的情感却是相通的,两道感情的激流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这条河床上相遇、相交、相融。

   (二)关于状物(无形之音)

   1.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要描摹十分困难,然而白居易却通过语言再现了动人的琵琶声,使之成为诗歌的另一个亮点。熟读诗歌第二段,探讨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

   [参考]

   (1)运用比喻:用“急雨”描摹出音乐的粗重;用“私语”描摹出音乐的轻细;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描摹出音乐的圆润;用黄驾的叫声从花丛里传出来描摹出音乐的宛转;用冰下流泉的响声描摹出音乐的冷涩;用银瓶乍裂、水浆进出、骑兵冲杀、刀剑齐鸣的响声描摹出音乐的激越堆壮;用“四弦一声如裂帛”来描摹音乐戛然而止。

 (2)运用摹声拟音:如用嘈嘈“切切”等重字,“嘈嘈切切”的叠词,“间关”“幽咽”“呕哑”“嘲哳”等双声叠韵词,增强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3)运用烘托:首次音乐出现时,用“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来烘托;第一次演奏结束后,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来烘托;再次演奏结束后,用“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来烘托。总之,把音乐效果与环境气氛、人物感情结合,共同烘托出一个音乐的世界。

   (4)运用妙语点睛:“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诗句都揭示出乐曲的无穷含蕴,犹如面龙点睛。

   2.作曲家张晓蜂根据此诗创作了同名琵琶小协奏曲,请学生细细欣赏品味,然后请具备民乐知识的学生对此曲作一简要介绍。

   [参考]

   先由琵琶和箫奏出自由的散板旋律,筝则以流水般的琶音衬托,描绘了“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乐队以慢速奏出全诗主题,然后是悠美的琵琶声,乐队与琵琶时分时台。扰如“寻声陪同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的情景再以委婉连绵的旋律配以琵琶连珠般的轮指,表现了琵琶女的悲惨命运;接着以摇指变化再现了琵琶女的主题,更加深沉悠长;二胡悠缓的独奏,恰似诗人的感叹。继而琵琶和乐队交替奏呜,诗人和琵琶女主题糅合发展,犹如

诗人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识”的心声。

   3.借助音乐背诵此段。

   三、小结延伸

   《琵琶行》是我国古代叙事诗中的优秀篇章.在思想、语言、人物、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由于时间所限.课堂上只就两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传情(传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情和状物(对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的描摹)加以学习探讨,课余可就未涉及的领域借助资料自行探究,或对已探讨的两个问题再作深入研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16 09:15:2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