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结合实际教学谈一 谈,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自然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业周期 : 2019-11-02 2020-02-29

所属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要求: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人文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提交一份教学案例,字数不少于400字。

发布者:于宏

结合实际教学谈一 谈,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自然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张春赢    所属单位:五林镇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9-12-17 18:34:03    浏览数( 1 ) 【举报】

向狼借路

《向狼借路》

《向狼借路》是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本文以极为生动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悬念,讲述了一个向狼借路的故事,说明勇敢无畏的精神具有威慑一切的巨大力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
  3.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并使学生受到感染教育。

4.凭借语言文字,感受文中所体现的勇敢无畏的精神,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抓关键词的方法,体会作者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勇敢精神的内涵,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学习写作方法。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向狼借路》(板书:向狼借路。)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作者在旅途中遇到饿狼,凭借镇静、勇敢向狼借路的故事。)

3.同学们,结合你的预习单,和上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

师: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说明在读书的时候认真思考了。老师帮大家整理一下,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探究:1.这是一群什么样的森林儿狼?2.“我”是怎样向狼借路的?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同学们再去读书,从书中寻找答案。

二、发现狼群,初尝恐惧。

 1、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森林狼?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在书中找到相关语句,体会一下。

 2、汇报

生:这是一群可怕的狼。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在我眼里,这些狼个头高大、瘦骨嶙(lin)(xun)、皮毛蓬松,前面那只狼身上的毛足有一英尺长。

还有补充吗?

相机出示:“在我眼里,这些狼个头高大、瘦骨嶙(lin)(xun)、皮毛蓬松,前面那只狼身上的毛足有一英尺长。”理解“个头高大”、“ 瘦骨嶙峋”

   师:大家看这群狼什么样?

  生:个头高大

师:是啊,一只成年的森林狼当它后腿站立的时候,足有一米八十多。

生:个头高大。

  师:它不仅个头高大,而且瘦骨嶙峋。看这个词,“嶙峋”一般指山峰的样了,大家想一下,什么样的山峰才能称之为“嶙峋”呢?

  生:陡峭突兀的。

  师:对啊,这里形容狼瘦骨嶙峋,那是说狼瘦得可以看到它的骨头,说明什么?

  生:它十分饥饿。

  师:是的,就是这样一群可怕的狼啊,谁再来读读。

  生:在我眼里,这些狼个头高大、瘦骨嶙(lin)(xun)、皮毛蓬松,前面那只狼身上的毛足有一英尺长。(读得能突出重点词语)

  师:就这样带着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想像去读文章,会让人身临其境。谁还找到了其它描写狼的句子? (板书:带着想象读)

  生:它们全身筋强骨健,皮毛厚重,还能像鸟儿一样飞快地在雪地上一掠而过。

 相机出示:“它们全身筋强骨健,皮毛厚重,还能像鸟儿一样飞快地在雪地上一掠而过。”

    师:这是何等的神速。指导朗读

 还有补充吗?

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3、让我们想着狼的样子来读这句话。

4 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狼的样子。(板书:又凶又野。)
   5、想看看这些饿狼的样子吗?(出示图片。)

师:狼可怕吗?(可怕。)现在作者看到的是6只又凶又野的狼,是太可怕了,比这更可怕的是狼也看到了作者。

师:面对这样的狼会有什么感觉?面对这样一群狼,“我”也害怕极了。但“我”没有跑,此刻我在想什么?

6.说到这,我们看看狼到底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介绍课前查的关于狼的资料。

三、走近狼群,加深恐惧。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探究第二个问题:“我”是怎样向狼借路的?

请看自学提示:

1.读,默读课文2—5自然段。

2.思,“我”与狼进行了几次较量?

 3.划,用横线画出描写狼的行为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我的表现的语句。

4.悟,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书中写上简单的批注。

5.议,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汇报。

 谁先来说说,“我”与儿狼进行了几次较量?

 (一)50米时的较量

  现在我们就走进这场惊心动魄的人狼较量,先看看第一回合双方的表现。

1、想想狼群第一次是如何试探“我”的?

相机出示:“当我走近时,„„为首的那只狼侧过身去蹲在地上„„所有狼的眼睛和尖鼻子都转过来对着我。”

 生:谈体会

2、师:“它们的行动是那样——(井然有序)!

“井然有序”是什么意思啊?

师:猜猜狼是什么用意?”(对猎物的等待和威慑)

  3、师:如果是你,看到这么一群训练有素的狼,你会怎样?

   师:看看我们的主人公他是怎么做的?找同学读。

  出示:“我不敢流露出丝毫的胆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说说你的感受?谁有补充?

你怎么理解“硬着头皮”?(不得已,勉强做某事)为什么我不敢流露出丝毫的胆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呢?

指导朗读。

(二)25米到30米时的较量

  1、师:走到25米到30米时,狼又使出了什么招数(大声嗥叫)。 这狼可真是——

     2、这是怎样的嗥叫啊?(生读3段文中描述)

 3、播放狼叫声,听后有什么感受?

  出示:“可怕的嗥叫声响彻寂静的河谷,从周围的山岭传来回声,从更远的山岭又传来回声的回声。”指导朗读。

4、师:说说“我”的表现。

生:换成一把手枪……体会我恐惧到了极点的心理活动,想法可笑无奈。

生:课件出示:“我总算保持了原来的步态,也没有改变行进的路线。我从排成一行的狼群面前经过,就像一个将军在他的士兵面前走过一样。”

总算:体会到我保持原来的步态和路线是多么艰难。

5、将军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呢?你从中体会到文中的“我”有一种什么精神?(威风凛凛的、威武的、神气的——

  师:此时我克服恐惧心里,有着像将军一样的豪迈气概。

指导朗读。

(三)走过后的较量

1、师:总算通过狼群了,跑吧?为什么不能跑?其实这是狼的第三招:静观其变。这足以看出狼的——,这样更反衬出了我的——,这正是狼群和我的第三次较量。这时狼是怎么做的?这时我才真正的——脱离危险。

2、究竟是什么让“我”能够在群狼面前顺利通过呢? 

相机出示:“我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使它们畏葸不前,把它们镇住了。”

解释:“畏葸不前”。

   生:我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使它们畏葸不前,把它们镇住了.

  师:你读出了一份危险过后的轻松。你来读。

  生:我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使它们畏葸不前,把它们镇住了.

师:你读出了一份战胜危险后的喜悦。是啊,我终于脱险了,那究竟是什么让我成功的向这群狼借了一条路呢?

(出示:我用___________的狼借了一条路。)

  生:我用智慧向凶猛的狼借了一条路。

  生:我用镇定向狡猾的狼借了一条路。

  生:我用勇敢向可怕的狼借了一条路。

五、引发思考,再次体会“勇者无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在你们的发言中听到一个词“勇敢”一个我们特别熟悉的词,当我们和作者一起经历了生死之险之后,你对“勇敢”是否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呢?简单写一写你此时对勇敢的理解。

  生:(写话)

  生:勇敢就是面对危险毫不退缩。

  生:勇敢是一个人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勇敢前行。

  ……

师:(梳理板书)是啊,真正的勇敢是在危险面前保持镇定,在困难面前从容不迫,拥有一份临危不惧的气魄,才是真正的勇者。

课件出示:临危不惧是一种勇敢,沉着应对是一种勇敢,克服恐惧战胜困难更是一种勇敢。

   六、小结写法,提升认识:
  1.本文没有激烈的搏斗场面的描写,为什么仍会使我们感到惊心动魄呢?我们来体会一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这场精神对决的。对狼的描写抓住行动,行动之中又透露出狼心理的分析与判断,使凶残的狼具有灵性。对“我”的感觉和心理描写细致生动,真实可信。 (把描写狼的可怕与描写作者的心理及行为的句子相交织来写,而且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直至达到震撼的效果。)
   2.希望同学们也能用这种方法写这种类型的文章。
    本文还运用了一种写作手法,设置悬念。(板书)出示:

      设置悬念,指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安排令人生疑的情节,或是问题,或是矛盾,或是疑团,最后再解除疑问。

    大家看看,本文的什么地方运用了设置悬念的写法?

    题目和开头。

3.建议学生用今天的读书方法去阅读《景阳冈》这篇文章,去了解一些在不同的故事里却同样勇敢的人。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教师总结:在这堂课的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罗斯福的一句话(课件出示:“我认为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理应是:面对内心所恐惧的事情,勇往直前地去做,直到成功为止。”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生活的强者,去主宰生活;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做敢于向“狼”借路的人!

   

板书设计:

向狼借路

狼: 又野又凶   井然有序   阴森恐怖   一动不动    

“我”:无所畏惧   硬着头皮   像个将军   走得老远

智慧、冷静、坚持、自信……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20 03:52:0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