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新中国初期外交 作业周期 : 2019-11-06 2019-11-30

所属计划: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意义

二、复习目标

1、掌握基本历史知识

A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2、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A唯物史观: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制定出符合规律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时机,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B时空观念:与中苏(俄)、中美关系相联系,把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置于二战后特定的时代特征(国际环境)下思考,理解其内涵和意义(成就)。培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素养。

C史料实证: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思维。

D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比较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不同,理性分析并客观评价后者的国际影响。

E、家国情怀

A体会新中国外教活动的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B感受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索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重视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理解、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的提出,将会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改变教育领域内大量存在的“唯分数论”的现象。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三学生而言,地位和影响更加紧迫和重要,以上便是我在《新中国初期外交》这一复习课中的教学设计。




发布者:王丹

新中国初期外交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梁红    所属单位:林口县林业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1-25 09:05:01    浏览数( 5 ) 【举报】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

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

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叙述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此政策的

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

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

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

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

瓦会议;万隆会议。

(2)理解: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3)运用

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

本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

的意义;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

异"方针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再现,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有效历史信息、语

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

(2)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开展师生双向交

流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中国初期开展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与

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有着本质的区别。

(2)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

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日内瓦会议

和万隆会议上,我国提出正确的建议,促进了会

议的圆满成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南



老师评语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 动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 的意义。

评语时间 :2019-12-04 07:19:17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